二手房交易中的违约形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2-01 18: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二手房交易中的违约形式有出卖人逾期交房、办理贷款手续;购买人逾期付款、配合办理贷款手续;房屋已经设立长期租赁合同等。二手房交易的具体流程有办理过户、立契等。
一、
二手房交易中的违约形式有哪些
二手房买卖中违约情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出卖人逾期交房、逾期配合办理贷款手续、逾期办理过户手续、逾期迁出户口;
2.购买人逾期付款、逾期配合办理贷款手续;
3.出卖人在出卖房屋前,对房屋设立长期租赁合同等。
二、
二手房交易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1.买卖双方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买方了解房屋整体现状及产权状况。
2.买卖双方通过协商,对房屋坐落位置等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买卖合同。
3.办理过户。买卖双方共同向房地产交易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接受审查。
4.立契。房地相关部门根据交易房屋的产权状况和购买对象,按交易部门事先设定的审批权限逐级申报审核批准后,交易双方才能办理立契手续。
5.缴纳税费。
6.办理产权转移过户手续。
7.买方领取房屋所有权证、付清所有房款,卖方交付房屋并结清所有物业费。

三、
二手房交易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二手房屋买卖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二手房交易中违约行为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二手房交易中,违约行为主要包括多种类型,如未按约定时间交付房屋、拒绝交付房屋、延迟支付款项等。针对这些违约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式:一是协商,双方通过达成一致意见来快速解决纠纷;二是调解,通过第三方的介入来协助双方达成协议;三是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追究违约责任。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二手房交易违约行为有哪些,有什么规定
二手房交易违约行为有:
1. 房屋产权不明确;
2. 房屋质量不合格或与合同要求不一致;
3. 订立定金不退的霸王条款;
4. 一房多卖;
5. 房屋被限制交易;
6. 中介公司暗箱操作等。
在二手房交易中,双方应遵守诚信原则,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同时,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若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购买二手房违约的情形是哪些
二手房买卖的违约情形包括:
1、出卖人一房二卖;
2、出卖人没有取得房屋的处分权导致房屋不能过户;
3、出卖人不按时交付房屋;
4、买受人不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购房款。
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以下期限届满未能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
(二)若标的物为尚未建成的房屋,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内;
(三)若标的物为已竣工的房屋,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