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是否应当审理涉及民事争议的案件
更新时间:2023-12-23 0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诉讼是否应当审理涉及民事争议的案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在涉及行政许可、征收等问题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处理的相关民事争议,法院有权一并审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主要区别是两者的受理机关不一样、解决争议的性质不一样等。
一、
行政诉讼是否应当审理涉及民事争议的案件
行政诉讼对民事争议是否审理要看具体情况。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在涉及行政许可、登记、征收、征用和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二、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如下:
1.二者适用的程序不同。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程序;行政复议适用行政复议程序;
2.二者受理的机关不同。行政诉讼由法院受理,行政复议由行政机关受理;
3.二者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人民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属于司法行为,行政复议处理行政争议属于行政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适用本法。

三、
行政诉讼的独特原则有哪些
1.选择复议原则;
2.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原则;
3.具体行政行为不因诉讼而停止执行原则;
4.不适用调解原则;
5.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6.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诉讼如何审理
行政诉讼的审理方式为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如果证据确凿、适用法律和法规正确且符合法定程序,或者原告请求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给付义务的理由不成立,法院将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此外,如果行政行为存在以下情形,法院将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要求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1. 主要证据不足的;
2.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职权的;
5. 滥用职权的;
6. 明显不当的。
行政诉讼审理范围
人民法院所受理的行政诉讼的范围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的行政处罚;不服的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行政许可决定或不予答复、拒绝答复的行政行为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行政诉讼可以异地审理吗
1. 提起行政诉讼案件异地审理的,需要存在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此类情况下可以申请上级法院指定异地法院审理。异地审理很大程度防止了地方权力妨碍审判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应对官员腐败很有效的司法模式。
2. 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3.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前款规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含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