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劳动法长时间加班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23-12-30 17: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违反劳动法长时间加班的处理方法是向劳动监察投诉等。劳动者加班单位不支付加班费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一年。员工的加班费属于正常的薪资范畴,是需要缴税的。
一、
违反劳动法长时间加班如何处理
单位长期加班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用人单位加班应征得劳动者的同意,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拒绝加班以处罚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处罚款。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二、
加班费的劳动仲裁时效是多久
1.加班费的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2.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
加班费要扣税吗
找法网提醒,加班费应当扣税。加班费属于员工正常的薪资,并不属于国家统一规定的免税项目,所以加班费应当计入个税起征点,即并入当月的工薪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进行依法纳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加班时间超出劳动法规定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
加班是指除法定或者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以外,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或者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假期期间延长工作时间。公司规定员工加班超过2个小时才可以记为加班,这种做法违反了《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以下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 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2.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3.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加班超过劳动法的规定的时间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劳动法有加班时间规定,劳动合同法无相关规定;加班每日一般不得超过一小时,有特殊原因的,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
1. 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四小时。
2. 对于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根据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3. 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4.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一般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延长劳动时间,不计加班费,如何维护合法权益
一、公司延长加班时间,不支付加班费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投诉,有劳动监察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处罚款。
二、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需注意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且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三、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四、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