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内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被扣除
更新时间:2023-12-27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辞职内离职是不会导致工资被扣除的,法律规定在劳动者辞职时,单位应当结算工资。需要注意的是,辞职后的次月起,单位停止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以在找到新工作后由新单位缴纳。
一、
辞职内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被扣除
辞职内离职是不会导致工资被扣除的。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现行法律没有规定离职时工资什么时候结清。但是根据各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该在员工离职时结清。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二、
辞职多久停止缴纳社保
找法网提醒您,离职后,社保次月停,社保一个月交一次,离职后原单位一般会停止下次缴费。社保合并流程如下:
1.携带证明材料,去当地社保机构,申请出具参保凭证;
2.向新的社保经办机构提出社保关系转移申请。在就职后,由新单位按照规定办理社保关系并办理缴费。申请时需出具原来的参保凭证,并填写转续申请表;
3.新社保工作机构进行审核。由新社保工作机构审核转续申请表是否符合转续条件。

三、
辞职的程序
辞职离职的一般程序:
1.提前1个月提交辞职请求;
2.员工主管与辞职员工积极沟通;
3.辞职申请表经各级领导签署意见审批;
4.员工辞职申请获准,办理离职移交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辞职报告已经提交,30天内离开时是否会扣工资
1. 劳动者未提前30天申请离职,走了之后因个人原因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会扣工资,但是单位扣除的工资不得高于其当月工资的20%。如果未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一般不会扣工资,单位仍然需要依法为其结算清楚其应得的工资。
2.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3.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4.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我没有提前通知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被扣除?
员工未提前通知公司离职,公司扣工资或不发工资是不合法的。但是,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