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条件被用来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更新时间:2023-12-14 16: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被用来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包括亏空、拖欠原单位公款尚未清偿者;隐瞒病史或以欺骗方法,取得体检合格的;判处有期徒刑,尚在服刑者;不具备政府规定的就业手续者等。
一、
哪些条件被用来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1.员工在应聘时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
2.个人简历、入职登记表所载内容与真实情况不符的;
3.有吸毒、嫖娼、参加邪教组织等违法行为,或因违法乱纪行为被公安机关等行政执法部门处罚的;
4.经企业制定医院体检不合格或不具有企业所在行业健康要求者;
5.隐瞒病史或以欺骗方法,取得体检合格的;
6.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任何其他不适合从事企业所在行业的疾病;
7.亏空、拖欠原单位公款尚未清偿者;
8.不能提供离职证明者;
9.与原服务单位签有竞业限制协议,不能在本企业服务者;
10.不具备政府规定的就业手续者;
11.曾被本单位开除或未经批准擅自离职者;
12.判处有期徒刑,尚在服刑者;
13.通缉在案者;
14.未满16周岁者。
二、
解除劳动合同书的程序是什么
解除劳动合同书的程序是:
1.向对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及劳动者都可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2.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劳动者没有过错的,用人单位需要依法给予经济补偿。
3.进行工作交接。解除劳动合同后,劳动者需要将工作交接给公司或者相关对接人。
4.离职并结算工资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
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申请仲裁吗
找法网提醒您,解除劳动合同后还能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时间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一年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不符合录用条件被辞退赔偿多少
不符合录用条件被辞退,一般无赔偿。但如属于违法辞退,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具体操作:1. 保留相关证据;2. 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3. 如不服仲裁结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企业怎么证明我不符合录用条件?
法律分析: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材料分为以下四点:
1. 用人单位有具体、合法、合理的录用条件,且对员工从事的岗位有明确的录用条件;
2. 员工知晓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这些条件可以在劳动合同附件、入职登记表、员工手册或单独的录用条件确认文件中列明;
3. 有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用具体的考核制度及留存的考核结果等作为证据;
4.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