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后如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更新时间:2024-01-18 0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仲裁裁决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流程是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提交相关材料,法院受理后会六个月内进行执行,仲裁裁决强制执行期限一般是两年。
一、
仲裁裁决后如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在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已经生效的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提交申请书、本人的有效证件、生效的仲裁文书等相关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
仲裁裁决强制执行的期限
仲裁裁决强制执行期限一般是两年。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找法网提醒您,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三、
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多久立案的
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多久立案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符合法定条件的,法院会在六个月内采取执行措施。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申请强制执行的法院级别如何选择?
申请强制执行,选对法院级别关键。通常选第一审法院或同级法院。若执行非判决、裁定文书,则选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确保执行顺利、高效。如遇执行难,可向上级法院申请。
劳动纠纷申请强制执行的材料有哪些
劳动纠纷申请强制执行需备齐材料。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明、判决书等。提交后法院将审核材料完整性,向被执行人发执行通知,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查封、扣押等,以确保判决得到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后如何联系执行法官?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通过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方式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