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生效后可能会触发哪些法律结果
更新时间:2024-06-18 1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承诺生效后可能会触发的法律结果有合同成立并且具有法律效力等。承诺合同无效情形包括承诺不是由受要约人作出;承诺没有在要要约的有效时间内作出等。
一、
承诺生效后可能会触发哪些法律结果
承诺生效后产生的法律后果: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承诺生效的地点就是合同成立的地点;而依法成立的合同,一般自成立时生效,就可以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拘束力。
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四百八十三条 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四百八十四条 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诺,生效的时间适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二、
承诺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承诺的无效情形:
1.承诺不是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没有在要要约的有效时间内作出;
3.承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4.承诺被撤回。
需注意承诺期限内发出承诺,按照通常情形能够及时到达要约人,但是因其他原因致使承诺到达要约人时超过承诺期限的,一般有效。

三、
哪些情形下承诺不能撤回
承诺不能撤回的情形主要有:
1.超过了承诺期限发生的承诺,该承诺一般被视为新要约;
2.承诺已经到达要约人的;
3.采用口头形式的承诺,因为一般该承诺作出后,会即时到达要约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一条 ,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到达相对人。
第四百八十五条,承诺可以撤回。承诺的撤回适用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承诺生效后产生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承诺生效即合同成立。操作包括:1. 双方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2. 如发生争议,先尝试友好协商;3. 协商不成,可寻求第三方调解;4. 调解无果,可考虑仲裁或诉讼。
承诺生效后会产生什么法律后果
承诺生效即合同成立。操作包括:1. 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2. 遵循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等义务;3. 如遇违约,可追究责任。确保合同顺利执行,维护双方权益。
承诺生效后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法律如何规定
承诺生效后会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1、合同产生约定的法律效力,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
2、合同双方受到相应的约束力。即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相应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