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必须注意的事项
更新时间:2023-12-05 0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抵押合同必须注意的事项有应采取书面形式签署合同、土地所有权等权益或物品不得抵押等。抵押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有抵押财产的种类、担保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
一、
抵押合同必须注意的事项
抵押合同必须注意的事项有:
1.签订抵押合同要采用书面形式;
2.土地所有权、有争议的财产等财产不得抵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
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二、
抵押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
找法网提醒您,抵押合同应当包括的内容有:
1.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身份信息;
2.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3.担保的范围;
4.担保期限;
5.抵押财产的受偿方式;
6.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条
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三、
抵押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
抵押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超出诉讼时效的,将丧失胜诉权。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抵押担保合同签订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签订担保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当事人不得事前有抵押的约定;抵押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抵押担保需按规定进行抵押登记,不办理抵押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二条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第四百零三条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第四百零四条以动产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
签订抵押合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签订抵押合同的注意事项是:注意核对抵押权人、债务人、抵押人的基本信息和抵押物的权证登记基本信息;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办理抵押的登记、保险费用应明确约定由谁承担。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条
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