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更新时间:2023-08-27 11: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选择适合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应该是协议出让、招标出让以及拍卖出让这三种,当事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一种出让方式。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特征是具有有偿性、有期限性、属于物权等。
一、
如何选择适合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
1.协议出让。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土地所有者的代表,与选定的受让方磋商用地条件及价款,达成协议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2.招标出让。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发出投标邀请,在规定的期限内,由符合条件的单位以书面形式投标,择优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出让方式。
3.拍卖出让。指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符合条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意受让人到场,就拟出让地块公开叫价竞投,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出让方式。
二、
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特征包括
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的特征包括:
1.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偿的。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应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凭借土地所有权取得的土地经济效益,表现为一定年期内的地租,一般以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一定数额的货币为表现形式。
2.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有期限的。 土地使用者享有土地使用权的期限以出让年限为限。出让年限由出让合同约定,但不得超过法律限定的最高年限。
3.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一种物权。找法网提醒,土地使用权出让是以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为基础的。

三、
土地使用权出让应该遵循哪些流程
土地出让流程:填写出让土地申请书;进行测量绘图;评估出让土地价格;;上交相关文件,交由有关部门进行登记核查;签订统一文本格式的土地出让合同。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通过出让等方式取得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或者抵押,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或者土地所有权人、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的书面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及其最高年限、转让、互换、出资、赠与、抵押等,参照同类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有哪些?
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方式规定如下:
1. 协议出让。
2. 招标出让。
3. 拍卖出让。
建设单位通过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需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标准和办法,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其他费用,方可使用土地。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什么意思,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
1)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经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交付其使用,或者无偿交付其使用的行为。
2)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出让金是指出让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3) 国家出资、入股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国家以一定年限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作为出资投入改组后的新设企业,该土地使用权由新设企业持有,可以依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关于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规定转让、出租、抵押。
4) 国家租赁国有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与县级以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一定年限的土地租赁合同,并支付租金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律上怎么规定的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法律规定包括:
1. 国家为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土地,可以将土地的使用权进行出让。
2. 在出让土地时,施行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分离的政策。
这些规定旨在改革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合理开发、利用、经营土地,加强土地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除地下资源、埋藏物和市政公用设施外,国家按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公司、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除法律另有规定者外,均可依照规定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土地开发、利用、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