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资的期限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3-08-08 0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股东出资的期限一般是20年,公司可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期限,出资到达二十年的,可通过修改章程的方式延长出资期限。股东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为出资。
一、
股东出资的期限是多久
股东出资的期限一般是20年,20年后可以继续变更认缴期限。股东缴纳出资期限应当由公司的章程来确定的,因此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规定股东的缴纳出资期限,依照一般的习惯,出资期限一般不超过二十年,到达二十年的,也可以通过修改章程的方式延长出资期限,但是恶意延长出资期限的除外。
二、
股东可以用哪些财产出资
股东可以用的财产出资方式如下:
1.货币出资;
2.实物出资;
3.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可以使用货币估价的且不被法律所禁止的非货币出资。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三、
股东出资责任是什么
货币出资的缴纳责任,即有限公司股东未按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全额缴纳给公司,股份公司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纳出资的,应当补缴;非货币出资差额补足责任,也就是说,公司成立后,发现公司出资的非货币性财产实际价格明显低于公司章程定价的,交付出资的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补足差额;违约赔偿责任,也就是说,有限公司未缴纳出资的股东应当对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股份公司发起人应当按照发起人协议承担违约责任;出资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对于未付货币出资或价值不足的非货币出资,有限公司成立时的其他股东和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应承担连带支付或补充的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股东出资期限的确定
股东出资期限依章程确定。操作包括:1. 制定或修改公司章程,明确出资期限;2. 股东按章程规定时间、方式出资;3. 监督出资情况,确保按期足额;4. 违约处理,如未按时出资,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股东认缴出资期限的规定是什么
1. 股东认缴出资的期限一般是按照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日期来确认的。
2. 在该期限内,股东可以采取货币缴纳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非货币财产来缴纳出资额。
3.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4. 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
6. 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7.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催告股东缴纳到期出资的合理期间是多久
1. 股东缴纳出资期限应当由公司章程来确定,一般不超过二十年,到达二十年时可通过修改章程的方式延长。但恶意延长出资期限的除外。
2.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若以货币出资,需将出资足额存入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若以非货币财产出资,则需依法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