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定量刑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10-22 16: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酌定量刑应该考虑的因素有犯罪人的年龄、身体、心理状况;社会危害程度等。酌定从轻处罚的情形包括满七十五岁的人过失犯罪;有自首或者立功情形;属于从犯等。
一、
酌定量刑应该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量刑的时候主要老驴以下因素:
1.犯罪人的年龄、身体、心理状况;
2.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
3.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二、
酌定从轻处罚的情形都有哪些
从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
2.满七十五岁的人过失犯罪;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有自首或者立功情形;
5.属于从犯。
《刑法》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三、
刑法减轻处罚可以减多少年
找法网提醒您,一般减刑一年或两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量刑的时候主要考虑哪些因素,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 1、量刑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决定判处的刑罚。 2、量刑既要考虑被告人所犯罪行的轻重,又要考虑被告人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罪责刑相适应。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四十六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酌定量刑情节考察有哪几种?
酌定量刑情节一般有:
1、犯罪动机、犯罪目的、身份情况、前科情况;
2、犯罪对象、犯罪的时空及环境条件、犯罪地点、犯罪手段;
3、犯罪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等。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量刑的考量因素有哪些
量刑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刑事法律,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
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犯罪人,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br/>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