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不得约定试用期
更新时间:2023-10-08 10: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不得约定试用期的情况是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后续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因工作岗位变更的、单位招用同一劳动者且上次招用时已经约定了试用期且实际履行或部分履行等。
一、
哪些情况下不得约定试用期
1.劳动合同期满续订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3.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劳动者工作岗位变更的;
4.用人单位招用同一劳动者且上次招用时双方约定的试用期已实际履行或者已部分履行的;
5.用人单位与初次就业的军队转业干部、指令性安置的复退军人以及军转干部随调家属等政策性安置人员订立劳动合同的;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
是否有法律规定试用期员工享有五险一金
试用期有五险一金。找法网提醒您,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员工入职第一天起,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其缴纳各种社保,无论是否在试用期。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内,也就是说,试用期也属于劳动关系的存续期。因此,用人单位也应当在试用期内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
2.试用期还应支付公积金,单位应当自与这些新员工建立或者形成劳动关系之日起两个月内为其缴纳住房公积金,存款基数为首月工资总额,存款比例为单位确定的存款比例,如果单位不缴纳公积金,职工可以向所在区、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所属分中心或管理部门报告单位未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的情况。

三、
试用期内的工资如何支付
试用期工资与转正后工资一样是按月发放的。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约定试用期,法律如何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不得约定试用期: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已经约定过了一次试用期;双方签订的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其约定的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二十条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试用期不得在什么情况下约定,法律如何规定
试用期是不可以随意定的。约定试用期应当遵守以下规定:固定期限合同按劳动合同期限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什么情况下不得约定试用期,法律怎样规定
当事人约定的试用期需符合下列条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应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平等协商约定,不得由用人单位一方强行规定;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