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前辞职是否可行
更新时间:2024-01-19 06: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工伤认定前辞职是可行的,但是有可能会影响后续的赔偿。工伤认定的原则包括无责任补偿原则、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原则、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等。
一、
工伤认定前辞职是否可行
工伤认定书没下来之前可以辞职,但是可能会影响到之后的赔偿。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工伤职工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
工伤认定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工伤认定原则包括:
1.无责任补偿(无过失补偿)原则;
2.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原则;
3.风险分担、互助互济原则;
4.个人不缴费原则;
5.区别因工与非因工原则;
6.经济赔偿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原则;
7.一次性补偿与长期补偿相结合原则;
8.确定伤残和职业病等级原则;
9.区别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原则;
10.集中管理原则。

三、
工伤认定还没下来能回家休养吗
工伤职工家在本地的,可以回家休养。受伤之后,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是否属于工伤没有争议,即使工伤认定没有下来,劳动者也可以根据受伤部门不同,向用人单位请求享受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的长短与受伤程度、受伤部门、所在省劳动部门的规定有关,具体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在停工留薪期期间,劳动者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家在外地的,因为需要工伤保险统筹地区协议医疗机构复诊,一般不可以回家休养。
找法网提醒您,《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鉴定结果下来可以辞职吗
在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劳动者有权选择辞职。对于被认定为五至十级工伤的劳动者,在辞职后,可以依据所在省份的规定,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赔偿。
对于七级至十级伤残的职工,享受的待遇包括:
1.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 若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同时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些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了,是否可以辞职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了是否可以辞职
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员工有权选择辞职。即便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也不会影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对于被认定为十级伤残及以上的员工,将额外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对于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员工,他们将享受以下待遇:首先,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而十级伤残则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其次,如果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工伤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同时用人单位也将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些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此外,如果员工所在的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发生工伤事故,那么应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将先行支付这些待遇,但随后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