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合同未上班能否擅自离职

更新时间:2023-09-23 14: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签合同未上班能擅自离职,劳动者若是要提出离职,便需要提早通知用人单位,到期后便能离开原单位,若劳动者处于试用期内需要提早三天;若劳动者为正式员工,则需要提早三十天。
一、

签合同未上班能否擅自离职

  签合同未上班是能擅自离职的,这种情况劳动者一般还处于试用期,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辞职。如果没有约定试用期,属于正式员工的,则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

离职人员能否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纠纷

  辞职后可以进行劳动纠纷仲裁。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签合同未上班

三、

被迫离职后是否能获得经济赔偿

  被迫离职后是能获得经济赔偿的,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其中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正是因为经济赔偿金是惩罚性的,所要在这里要二倍给付,这也是对《劳动法》的基础上提高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未签劳动合同随意离职能否可以
未签劳动合同随意离职不可以,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离职吗?
可以离职并且要求公司赔偿的
未签劳动合同不上班是否可以算自动离职
没有签劳动合同,自动离职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后果。劳动者按照法律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并且没有经过专项培训,没有约定服务期的,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