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法计算侦查阶段的羁押期限
更新时间:2023-10-06 13: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侦查阶段的羁押期限的合法计算是自侦查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之日开始的,一般不可以超过两个月,如果案件情况复杂或者是侦查期限届满后不能终结的,可以申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
一、
如何合法计算侦查阶段的羁押期限
侦查羁押的期限从侦查机关逮捕犯罪嫌疑人之日起开始计算,一般不得超过二个月;但案情复杂、期满不能终结的,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后可延长一个月;案情重大复杂的,可再延长二个月;而对于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期满不能侦查终结的,可继续延长二个月。
二、
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类型有哪些
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的类型有:
1.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和证明材料;
2.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的意见;
3.听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了解是否达成和解协议;
4.听取现阶段办案机关的意见;
5.听取侦查监督部门或者公诉部门的意见;
6.调查核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身体状况;
7.其他方式。

三、
羁押后还能取保吗
羁押后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还能取保。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羁押期限的起止日期如何计算
羁押期限从判决的实际执行之日开始计算。具体计算步骤如下:首先,确定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羁押阶段,如强制措施、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其次,根据所处的阶段来确定最长的羁押期限;最后,如果判决前已经发生羁押,那么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折抵刑期。请注意,对于法律问题的处理,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刑事案件变更管辖后,如何计算羁押期限
刑事案件改管辖,羁押期重新算。具体操作:1.案件转交新检察院后,立即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2.根据案件性质,确定是否延长审查期限。3.确保羁押期限合法,保障犯罪嫌疑人权益。
犯罪嫌疑人在被批捕后,侦查阶段的羁押时长是多久
1. 批捕后羁押期通常二月内。
2. 依据《刑事诉讼法》,案情简单则按期结案,复杂可申请延长期限。
3. 若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可申请取保候审。
4. 超期羁押可向上级反映,要求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