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允许减薪的情形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1-08 04: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用人单位允许减薪的情形有事先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或由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原因、以及劳动者违反公司的规章等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位强行降薪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
用人单位允许减薪的情形有哪些
用人单位允许减薪的情形有:
1.双方协商一致可降薪;
2. 劳动者由于不能胜任工作而被企业单方调整工作岗位的,企业可降薪;
3. 员工由于违反企业规章制定,企业可依据规章制度给予降职降薪处罚;
4.采取结构性浮动工资,在约定范围内可以降薪。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变更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二、
强行调岗降薪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找法网提醒您,强行调岗降薪申请劳动仲裁流程如下:
1.要注意搜集证据,特别注意对劳动合同、社保清单、工牌或工作证、工资发放记录、公司给与员工调岗降薪的通知、文件等证据的搜集和整理。
2.及时向劳动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避免超过诉讼时效,从公司调岗降薪之日起一年内要提出仲裁申请,否则超过诉讼时效面临败诉风险,另需要注意要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申请。

三、
如何处理员工不接受公司降薪的情况
处理员工不接受公司降薪的情况的办法是:
1.公司只能让员工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
2.员工不接受降薪,但是公司执意辞退员工的,那么公司需要对员工做出相应的补偿。因为公司擅自降薪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用人单位可以减发工资的情形有哪些
如果公司无正当理由停发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下列方式维权: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与单位协商;或者向劳动局投诉,由劳动局依法对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按照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用人单位可以减发工资的情况有哪些?
1. 减员工工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 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金额及构成,则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降低工资待遇。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就任意下调劳动者的工资,是不合法的。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用人单位可以减薪的情况有哪些?
1. 减员工工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 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工资金额及构成,则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降低工资待遇。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协商就任意下调劳动者的工资,是不合法的。
3.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