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6-14 0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有因为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发生的争议。劳动仲裁立案需要的材料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一、
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有哪些
劳动仲裁受理范围有: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经济补偿或者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
劳动仲裁立案需要哪些材料
1.劳动仲裁申请书;
2.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3.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材料,如劳动合同等;
4.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三、
劳动仲裁一般多久能解决
劳动仲裁的解决一般不超过45个工作日能解决,劳动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对劳动关系争议案件作出仲裁裁决,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范围是什么?
劳动监察大队主要针对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等进行监督。用人单位应定期进行自查,确保遵守相关法规;同时,应积极接受劳动监察部门的检查,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的法律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共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对于保障劳动者权益和维护企业合法运营至关重要。
仲裁协议的内容包括哪些
仲裁协议的成立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当事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无胁迫情况、明确的仲裁事项以及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此外,协议形式需合法,可以是合同条款或单独书面协议。不符合这些条件可能导致协议无效,影响争议的解决进程。
麻烦问一下什么是劳动监察大队受理的工作范围?
一、劳动监察大队在哪里
1、劳动监察大队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一般是在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的职责是开展普法教育工作,宣传国家劳动保障方针、政策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二、去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要什么手续
1、书面投诉材料:投诉材料应当载明投诉人的基本信息,被投诉用人单位的详细信息,以及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投诉请求事项。
2、相关证据:在投诉时,应提供充足的证据以支持投诉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