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开庭几次
更新时间:2023-07-25 06: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仲裁一般开庭一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不能到庭审理的,可依法向仲裁委申请延期开庭。申请人自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一、
劳动仲裁开庭几次
劳动仲裁一般开庭一次。
但如果因法定原因影响,则会延迟开庭时间。因此,劳动仲裁可以开庭几次,并没有法律具体规定。此外,如果申请人或被申请人有事无法按期到庭参加审理,可以提前向仲裁委申请延期开庭,不过需要有正当理由。
二、
申请劳动仲裁有时效的规定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找法网提醒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劳动仲裁时效限制,可随时申请。

三、
劳动仲裁如何确定劳动关系
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可以通过提交以下凭证来确定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招用记录;单位其他劳动者提供的证言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义乌劳动仲裁开庭慢吗
劳动仲裁开庭时有下列环节要注意:
1. 在仲裁员核对出庭人员身份时,当事人要如实进行说明。
2. 要遵守庭审纪律。
3. 要在仲裁员的主持下进行质证和辩论,不得随意发言等。
仲裁庭应当在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在开庭三日前请求延期开庭。是否延期,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
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有权进行质证和辩论。质证和辩论终结时,首席仲裁员或者独任仲裁员应当征询当事人的最后意见。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并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劳动仲裁需要陪多少?
劳动仲裁的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这项费用由财政保障。如果您想了解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所需材料,建议您直接联系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咨询。这样您可以得到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维护您的权益。
劳动纠纷追诉期有多长时间结束
针对劳动纠纷的追诉期是一年。具体操作建议如下:首先,劳动者应在追诉期内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并准备相关证据;其次,如遇特殊情况无法及时提起仲裁,可申请暂停时效计算;最后,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仍可以提出因拖欠报酬等争议,但超过时效可能导致权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