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一般仲裁几次

更新时间:2023-07-14 18: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劳动仲裁一般仲裁一次,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劳动仲裁裁决书在网上无法查询,当事人以及代理人可以在仲裁委查询。
一、

劳动仲裁一般仲裁几次

  劳动仲裁一般仲裁一次。劳动仲裁应当在仲裁时效内申请,且同一事项只能申请一次劳动仲裁。除非申请人自己撤诉的,之后申请人在仲裁时效之内再次申请仲裁,或者当事人变更请求事项,否则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

劳动仲裁裁决书在网上可以查询的到吗

  劳动仲裁裁决书在网上无法查询。当事人及代理人可以到劳动仲裁委员会查阅、复印劳动仲裁案件裁决书。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规定:

  第二十六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建立案卷查阅制度。对不需要保密的内容,应当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阅、复印。

  第二十七条 仲裁调解和其他方式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五年,仲裁裁决结案的案卷,保存期不少于十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保存期满后的案卷,应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处理。

劳动仲裁

三、

劳动仲裁包括哪些资料

  找法网提醒,劳动仲裁需要的材料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

  2.身份证复印件;

  3.被诉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企业工商注册登记信息资料;

  4.证据材料复印件;

  5.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及证据说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离职后可以申请几次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居中公断和裁决。当事人可以在离职前或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只要劳动者在辞职后一年内携带相关资料,如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及证据等,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即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仲裁可申请几次
劳动仲裁开庭一次。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或申请撤销裁决。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有多久?
1.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3. 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4. 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5. 若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待中止原因消除后,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6.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若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仲裁一般几审
劳动仲裁一般几审
劳动仲裁知识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小时前
在责任对半的情况下,车架残值归属可先由双方协商确定。若协商不成,一般按照公平原则,可将残值进行评估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小时前
支付被永久封禁先别急。可收集自己正常使用支付的证据,比如交易记录等,证明无违规操作。接着联系支付平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小时前
要是发现被骗,先收集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能证明被骗的证据。之后可尝试联系对方,看能否协商让其归还钱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小时前
一般来说,卖房一方有责任告知购买人限价商品房的相关情况。卖房方应主动把限价商品房的限制条件、产权性质
你好,你想问的法律问题,我们能帮你解决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小时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话术,没所谓的“流量不足”说法。别轻信对方,谨慎对待涉及资金的信息。要是对方让你操作,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小时前
用实名信息帮朋友售号,他找回,你可能要担责。账号交易本身可能违反平台规定,若涉及欺诈等,你作为实名提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