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的分手费是否有效

更新时间:2023-07-02 10: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约定的分手费是有效的,即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的行为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存在欺骗、强迫等手段导致,且给予的费用是合乎法律的,合乎公序良俗的。
一、

约定的分手费是否有效

  约定的分手费是有效的,具体如下:

  1.主观方面。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给付分手费,应完全出于男女双方特别是给付分手费一方的内心自愿,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并非出于当事人的内心压力或精神恐惧而作出的约定或承诺。

  2.客观方面。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给付分手费的行为,客观上应当是当事人在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恐吓或胁迫等情形下作出的,也就是说在正常状态下双方约定或一方承诺给付分手费。同时,满足民法典对当事人订立民事合同行为合法性的规定。

二、

私下签的分手协议有效吗

  私下签的分手协议有效,双方私下签订协议,条约,只要不违反法律等就具有法律效力。

  1.双方当事人需要具有一定的民事行为能力;

  2.协议表达了双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3.协议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没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4.协议内容应该简明、直接,根据协议的种类对各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解除合同的条件,有效期等要素作出明确约定;写清楚订立协议各合伙人身份信息,包含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5.协议各方当事人的信息真实、准确。

  6.签字盖章行为真实。

约定分手费

三、

情侣分手,男方一直纠缠,可以报警吗

  情侣分手,男方一直纠缠,可以报警,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反之,不予立案。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找法网提醒您,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854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和小三约定的分手补偿金有效吗
为了与第三者分手而约定的补偿金一般是无效的,因为其不属于夫妻关系,约定的补偿金不符合法律规定,也违背了公序良俗。并且其约定的补偿金如果用夫妻共同财产支付的,其妻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分手费欠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如果分手费欠条的双方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欠条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属于合法的民事行为,欠条有效,受法律保护。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
索要分手费是否合法
索要分手费的行为一般不合法。因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支持分手费的规定,但是如果男女双方协商之后自愿给付分手费也是允许的,不得强制要求男方一定要给付分手费。法
离婚后双方签订约定,男方提出分手支付3千生活费
你好,是你们的真实意思表示,有效。
分手协议没有约定孩子抚养费能起诉吗
您好,您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如果对方逾期不支付,您可以以法院的判决书为依据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协议分手当时约定1000的抚养费,现在不给可以起诉吗?
你好!离婚协议最主要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否离婚,第二,小孩的抚养权问题,第三,夫妻共同财产问题,把以上三大问题解决了,在离婚协议上约定好,方可进行协议离婚,当
经过11个月的工作,公司辞退应付多少钱?
公司无故辞退员工的,应当向员工支付赔偿金。公司无故降低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者提起劳动仲裁。
房东租房时不换锁,怎么办
你好,建议和对方积极协商解决
你好私人老板没签合同因拒绝加班被开除不给结算工资可不可以仲裁
针对此情况,你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直接提起劳动仲裁。投诉较为简便,但效果可能有限;劳动仲裁程序相对复杂,但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能更好保障你的权益。
邮政外包人员,端午节没有加班费,还要上班合法吗
不合法。若公司未支付加班费,可先与公司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问题仍未解决,可依法提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户口本是要我自己的还是户主的
在涉及法律事务时,户口本的使用情况因具体需求而异。如办理结婚登记、房产过户等,通常需要提供户主页以证明家庭关系;而办理身份证、护照等个人事务时,则主要提供个人页
被人恶意注销账号
恶意注销他人账号可能涉嫌侵犯他人财产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根据不同情况可能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具体来说,可能需要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接受行政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