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中是如何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3-08-28 22: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中的规定是公民或集体对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土地享有的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办证的条件是主要分为了基于民事行为取得经营权以及非基于民事行为取得承包经营权的情况。
一、
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中是如何规定的
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法律中的规定就是公民集体对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该项权利的权利主体为公民或集体;权利客体为集体所有土地或国家所有由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权利内容由合同约定。
《民法典》第三百三十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用于农业的土地,依法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二、
土地承包经营权办证条件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有基于民事行为的,也有非基于民事行为的,以下予以分别说明:基于民事行为取得承包经营权,包括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两种情况: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创设取得,主要是指承包人与发包人通过订立承包经营合同而取得承包经营权,分为家庭承包与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的承包。通过这两种方式承包的,都应当签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于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移转取得,是指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过程中,受让人通过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依法从承包人手中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可以继承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在法定条件下继承。找法网提醒,法律规定,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依照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土地经营权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续承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土地承包法》规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土地的承包流程如下:
1.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 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 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 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 签订承包合同。
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营。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保护土地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土地承包法规定30年不变,法律依据是什么?
土地的承包流程如下:
1. 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 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
3. 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 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 签订承包合同。
承包方承包土地后,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其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由他人经营。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保护土地经营权人的合法权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民法典》中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受保护。具体操作包括:
1. 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2. 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确保权益合法;
3. 发生纠纷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