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辞退了不给工资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1-09 14: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被辞退了不给工资劳动者有四种解决方式,一是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二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三是向人民法院起诉,四是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要注意的是,如果用人单位对支付令有异议的,需要转入诉讼程序。
一、

被辞退了不给工资怎么办

  被辞退了不给工资的办法如下: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二、

公司非法辞退补偿标准

  公司非法辞退补偿标准是二倍的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的工资和在该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并且非法辞退的补偿是双倍经济补偿,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之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被辞退工资

三、

辞退补偿申报个税吗

  辞退补偿不一定申报个税。国家规定了对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最低标准,只有超过该标准的数额,再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实际年限进行平均后,才向劳动者征收个人所得税。具体标准如下:

  1.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为标准,低于该数额的,劳动者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高于该数额的,劳动者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劳动者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等收入高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用高出的数额除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照12年计算),所得数额视为劳动者个人的月工资或薪金收入,对该数额超过2000元的部分征收个人所得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现在要辞退员工,该怎么办?
如果被单位无故辞退的,可以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老协勤被辞退怎么办
老协勤被辞退后,首先要明确是否属于合法辞退情形。如属合法情形,劳动者有权要求单位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若非合法,则可能涉及违法解除,此时劳动者可寻求支付赔偿金。在处理过程中,劳动者应保留证据、遵守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操作可包括与单位协商、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住院期间被辞退该怎么办
遭遇因病被辞退的情况时,首先要查阅自己的劳动合同及医疗期规定。在医疗期内,员工有权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若医疗期满后仍无法工作,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补偿。若认为单位解雇行为违法,可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针对不同情境需采取不同措施,建议寻求专业律师的针对性建议。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