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和契税的关系
更新时间:2023-08-31 09: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房产税和契税之间没有特别的关系,二者在征税对象、缴税范围、计税方法、税率等方面存在诸多区别。房产税的计税方式有两种,一是按照房产价值进行计算,二是按照房产的租金收入作为基础计算。
一、
房产税和契税的关系
房产税和契税没有特别的关系,二者是不同的税种,找法网提醒,房产税和契税的区别体现在如下方面:
1.征税对象区别
房产税是向卖房人征收的,契税的征税对象是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承受人。
2.缴税范围区别
房产税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不包括农村;契税范围不限制,只要发生买卖房屋的交易就会产生契税缴纳义务。
3.计税方法区别
房产税对于自用的按房产计税余值征收,对于出租、出典的房屋按租金收入征税。契税以不动产的价格为计税依据,按不同的权属转移方式进行计税。
4.税率区别
房产税的税率通常有12%和1.2%两种,依据自用和出租的不同来定;契税一般实行3%-5%的幅度比例税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幅度范围内自行确定。
二、
房产税的计算方式
房产税计算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从价计征的,其计税依据为房产原值一次减去10%-30%后的余值。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30%)×1.2%。
2.从租计征的(即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从价计征10%-30%的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

三、
交房产税要带什么材料
交房产税要带如下材料:
1.房产交易合同,包括新建商品住房的房屋交接书;
2.新购住房的契税完税凭证;
3.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有效身份证明;
4.购房人的户籍(或居住)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
5.无住房同住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有效身份证明、户籍证明和婚姻状况证明(申请计入无住房同住人的提供);
6.其他有关书面证明文件、资料。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房产税跟房产套数有关系吗?
计算房产税的规定是:房产税以房屋为征税对象,不以土地计算。房产税按年征收,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分期缴纳,从价计征的税率为
1.2%、从租计征的税率为12%。法律依据:《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二条
房产税由产权所有人缴纳。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由经营管理的单位缴纳。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缴纳。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的,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的,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
第四条
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税率为
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房产税和契税有什么区别吗,房子的房产税和契税的区别是什么?
**房地产税与房产税的区别**:
1.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2. 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3. 房产税每年都要交,而契税只在房屋发生转移时才交。
**纳税义务人的定义**:
纳税义务人是指产权所有人、经营管理单位、承典人、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如果产权所有人、承典人不在房产所在地,或者产权未确定及租典纠纷未解决,则由房产代管人或者使用人缴纳房产税。
契税是什么意思?房产税和契税有什么区别吗?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契税除与其他税收有相同的性质和作用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1)征收契税的宗旨是为了保障不动产所有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征税,契税征收机关便以政府名义发给契证,作为合法的产权凭证,政府即承担保证产权的责任。因此,契税又带有规费性质,这是契税不同于其他税收的主要特点。(2)纳税人是产权承受人。当发生房屋买卖、典当、赠与或交换行为时,按转移变动的价值,对产权承受人课征一次性契税。(3)契税采用比例税率,即在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行为时,对纳税人依一定比例的税率课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