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什么是流押呢
更新时间:2023-09-17 03: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关于流押的了解是“流押”是针对抵押而言,不过也有人认为流押包括流抵押和流质押;不过一般流抵押叫“流押”,流质押叫“流质”。民法典中关于流押条款的效力的规定是与流押条款密切相关的是让与担保。
一、
了解什么是流押呢
所谓流押是指抵押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当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偿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法律禁止流押的理由有二:
1.由担保物权的性质决定。担保物权是一种价值权,当事人设定担保物权的目的是追求价值而非担保物的使用价值。因此,流押违背了担保物权设定的目的。
2.基于公平原则的考虑。由于法律并未硬性要求担保物的价值与被担保的主债权价值相等,如果允许流押契约存在,则在担保物价值大于主债权价值时,债权人将担保物的所有权直接归属自己,而对超出部分不承担返还义务,对抵押人的利益是不利的。
二、
民法典中关于流押条款的效力的规定
找法网提醒你,民法典中关于流押条款的效力的规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条: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从司法实践看,与流押条款密切相关的是让与担保。在让与担保中,当事人形式上签订的是转让合同(包括买卖合同、股权转让合同),实际目的却在于设定担保。正因为形式上签订的是转让合同,所以才会约定抵押财产在特定情况下归名义上的买受人(实际上的债权人)所有。在此情形中,识别是否存在流押条款,首先就要识别该所谓的转让合同是真正的转让合同,还是让与担保合同。

三、
为什么流质条款无效
当事人约定了流质条款的,债权人虽依然不得按约取得标的物所有权,但可依照质押规则行权。与物权法时代不同,民法典规定流质条款不再无效,而是被有限承认。
所谓流质条款,指的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
不管是以前的完全禁止流质,还是现在的有限禁止流质,其实对于流质都是以禁止为原则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保护债务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是流押条款
流押条款是指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的期限届满之前,与抵押人约定,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抵押权人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四百零一条<br/>
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
<br/>
第三百九十四条<br/>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br/>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什么是流质条款
流质条款无效的原因是该条款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br/>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br/>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br/>
第四百零一条<br/>
抵押权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与抵押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抵押财产归债权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