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包括了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09 19: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包括被监护人已经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被监护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监护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等原因。监护人证明在哪里开要看被监护人的监护原因,总的来说,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都有权开具。
一、

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包括了哪些

  监护关系终止的原因大致包括下列几种:

  1.被监护人已经长大成年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被监护人的精神病已经治愈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被监护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4.被监护人的父母的恢复;

  5.因配偶担任监护人的,因离婚而终止

  6.监护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7.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8.监护人被法院撤销监护职务;

  9.监护人因正当理由辞退监护职务。

二、

监护人证明在哪里开

  监护人证明开具的机关根据被监护人的情况有所不同:

  1.若被监护人未满十八周岁的:

  未成年人监护人证明应该到该未成年人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户籍管理部门开。

  需要带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其复印件。

  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如下:

  (1)父母为未成年人的当然法定监护人;

  (2)除父母之外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3)祖父母、外祖父母;

  (4)成年兄、姐。

  2.若被监护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证明由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开具。

监护的终止

三、

监护权的内容有什么

  监护权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人身监护权

  监护权的人身监护权与亲权中的身上照护权的内容基本相同,具体包括:

  (1)住居所指定权。

  (2)交还请求权。

  (3)被监护人身份行为以及身上事项的同意权。

  (4)抚养义务。监护人应当为被监护人提供扶养费,找法网提醒,被监护人有财产的无需支付。

  (5)对被监护人监督、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6)对于精神病人的特定护养、救治义务。

  2.财产监护权

  监护人应全面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权益。其主要内容为:对被监护人财产的管理权。监护人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5500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监护关系解除的原因是什么样的
根据2021年《民法典》第三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一些
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主要包括: 1、被监护人取得或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2、监护人死亡或丧失监护能力的; 3、导致监护关系终止的其他法定情形。法律依据:《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什么情况下可以终止监护关系
根据规定在以下几种情形下,会导致监护关系终止: (一)被监护人取得或者恢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三)被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死亡;
终止劳动关系
你好,拖欠工资和故意不让员工离职的情况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和提起劳动仲裁,要求老板支付工资,如果不服仲裁结果,还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老板动手打人,建议
终止劳动关系
你好!离职是您的权利,只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就应当为您办理离职手续,建议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办理离职以及社保和档案的转移手续。
现在身体严重受伤,我想起诉她怎么起诉
谁给你误诊的?在哪里被确诊的
逾期车贷拖走报警后不接受怎么办?
你好,按照合同约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遗嘱继承与转继承的关联性研究
法律分析:遗嘱继承中是有转继承的,转继承既可以适用于法定继承,也可以适用于遗嘱继承和遗赠。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因为某种缘故尚未实
宝坻强奸罪量刑适用缓刑吗
法律分析:强奸罪是有可能适用缓刑的。第一,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缓刑必须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且犯罪分子具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不会危害社会,才有可
宜昌离婚后小孩抚养费多少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