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调解程序是怎么样的

更新时间:2023-08-09 01: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开始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提出,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调解,调解的进行要有审判人员来组织,调解因当事人达成协议或者拒绝调解而结束。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包括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前调解、社会化调解、开庭调解、送达调解。
一、

民事诉讼调解程序是怎么样的

  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大致如下:

  1.调解的开始

  调解的开始,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法院也可以依职权主动提出建议,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开始调解。

  2.调解的进行

  调解工作既可以由合议庭共同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中的一个审判员主持.调解可以在法庭上进行,也可以在当事人所在地进行。

  3.调解结束

  调解因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或双方达成协议而结束。找法网提醒,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而未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对案件继续审理,并及时作出判决;调解达成协议的应要求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制作调解书。

二、

民事诉讼调解有几种方式

  民事诉讼调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诉前调解。在诉讼活动开始前,同已建立的民调网络相结合,所进行的调解。

  2.立案调解。人民法院在立案时,对案件进行调解。

  3.庭前调解。在诉讼程序启动后,开庭审理之前,由法院组织当事人和解。

  5.社会化调解。人民法院进行调解,根据案件需要,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群众协助。

  6.开庭调解。在开庭审理时,对当事人进行调解。

  7.送达调解。人民法院在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时,充分利用与当事人接触见面的时机,对当事人进行的调解。

民事诉讼调解

三、

民事纠纷调解的规则有哪些

  民事纠纷调解的规则如下:

  1.熟悉案情,理顺调解思路

  要审理好一个案件,审判人员在庭前就要熟悉案件、卷宗、案情。要理顺调解思路,不同的案件,调解侧重点也不同。

  2.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调解准备工作

  审理一起案件,必须要注重程序,程序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

  3.多做简易调解工作,注意调解言词

  与当事人说话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太直接,避免调解起来气氛紧张。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事诉讼法院调查的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一审流程图内容含有以下程序: 1. 原告提起起诉。 2. 法院受理。 3. 法院立案。 4. 开庭审理。 5. 法庭调查。 6. 法庭辩论。 7. 法院判决。 8. 判决宣告。
民事诉讼,法院调解?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对民事诉讼进行调解的,应该在案件审理的时候,也就是案件立案后。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民事诉讼法院调查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一审有以下程序: 1、原告提起起诉。 2、法院受理。 3、法院立案。 4、开庭审理。 5、法庭调查。 6、法庭辩论。 7、法院判决。 8、判决宣告。 一、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民事、经济案件,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因不同的案件而适用以下不同的程序: 1.普通程序; 2.简易程序; 3.特别程序; 4.督促程序; 5.公示催告程序; 6.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 二、自一审诉案件与公诉案件不同之处: 1.对自诉案件,人民检察院不派人出庭。 2.对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可以与被告人随时和解,或者在宣判前撤回自诉。 3.被告人在宣判前可以反诉。 三、一审步骤 1.对检察院提起的公诉进行审查。 2.对于决定开庭审理的,要做好审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宣布开庭。 4.法庭调查。 5.法庭辩论。 6.被告人的最后陈述。 7.评议和宣判。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