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可分为哪几种以及起征点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3-07-18 06: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增值税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三种。该税缴纳的起征点可以分为按期纳税和按次纳税,按期缴纳的起征点为5000-20000元;按次缴纳的起征点为300-500元
一、
增值税可分为哪几种
增值税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生产型增值税
生产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能扣除属于非固定资产项目的那部分生产资料的税款,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有的税款。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称为生产型增值税。
2.收入型增值税
收入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只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部分所含的税款,未提折旧部分不得计入扣除项目金额。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大体上相当于国民收入,因此称为收入型增值税。
3.消费型增值税
消费型增值税指在征收增值税时,允许将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的税款全部一次性扣除。这样,就整个社会而言,生产资料都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该类型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仅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的价值,因此称为消费型增值税。
二、
增值税的起征点是多少?
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增值税起征点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其幅度规定如下:
1.月销售额5000~20000元:销售货物和销售应税劳务均为此标准。
2.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按次纳税的。
除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还应当在规定的幅度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地区适用的起征点,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如果纳税人销售额未达到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才按规定全额缴纳增值税。
找法网提醒您: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三、
增值税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增值税税率为13%,其增值税税率计算公式为:
1.销售额=含税销售收入/(1 13%)
2.含税销售收入=销售额乘以(1 13%) =销售额 销售额乘以13% =销售额 销项税(或进项税)
3.销项税额(或进项税额)=含税销售收入/(1 13%)乘以17%=销售额乘以13%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哪些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br/>
1、小规模纳税人。即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或除前述以外,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br/>
2、一般纳税人。<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br/>
条例第十一条所称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br/>
(一)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的;<br/>
(二)除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的。<br/>
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目前增值税税率有几种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是规定为17%,纳税人具有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等行为的,按该税率缴税;但是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3%,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br/>
增值税税率:<br/>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br/>
第十二条<br/>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br/>
第十五条<br/>
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br/>
(一)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br/>
(二)避孕药品和用具;<br/>
(三)古旧图书;<br/>
(四)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br/>
(五)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br/>
(六)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br/>
(七)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