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哪些

更新时间:2022-09-16 09: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扰乱公共秩序是经常听见的事情,这也涉及很多的法律问题,其中之一便是认定,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仅对捍卫自身权利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规避法律风险具有重大意义。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哪些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哪些

  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扰乱公共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破坏选举秩序等情形。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构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二、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具有的特征

  (一)扰乱公共秩序行为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所谓“公共秩序”,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合法的社会状态。具体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生产秩序、经营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医疗卫生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的活动秩序、公共交通秩序、人民群众的生活秩序等。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扰乱公共秩序,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各种行为。

  (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公民,单位不构成本行为的主体。

  (四)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社会而故意为之。

三、

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规定有哪些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秩序的行为。

  (二)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

  (三)扰乱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的行为。

  (四)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

  (五)破坏选举秩序的行为。

  (六)扰乱丈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

  (七)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的行为。

  (八)投放虚假的危险物质的行为。

  (九)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行为。

  (十)寻衅滋事的行为。

  (十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的行为。

  (十二)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十三)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综上所述可知,属于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扰乱团体、机构或者事业单位良好秩序,致使他们的工作、经营、生产、医疗、教学或者科研没有办法正常的进行的,但是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和损失的;扰乱车站、码头、港口、飞机场、超市、商场、公园、游乐园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的等等。上文就是对于么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包括哪些的相关解答,如果您不知道如何判断,建议请个专业律师帮助辩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是指聚首纠集多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可向游戏平台客服投诉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分钟前
建议您前往当地救助站寻求帮助,或联系法律援助中心咨询相关救助政策。
张连聪律师
张连聪律师
11分钟前
你好,违反法律规定,单位应该缴纳单位部分,个人缴纳个人部分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1分钟前
关于未成年人租车的问题,我结合法律规定和实务经验为您分析:首先,根据《民法典》规定,未满18周岁属于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