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5-01-21 21:5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9条的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以下几种: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2.扰乱车站、...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9条的规定,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以下几种:1.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2.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3.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只等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4.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5.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的;6.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7.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
还有一些行为,法律、法规规定比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9条的规定处罚的,如《军事设施保护法》第三条规定,不听制止非法进入军事禁区;毁坏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围墙、铁丝网或者界线标志的;扰乱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的管理秩序,情节轻微的;在军事禁区非法进行摄影、摄像、录音、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不听制止的等行为,都是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应受处罚。对于上述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公安机关可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样的行为称作扰乱单位秩序
对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应依法进行处置。轻微的情况可以选择警告并责令停止扰乱行为;如果行为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正常运作,将会处以罚款;对于情节较重,比如多次扰乱或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可能会面临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
以上三个答案重新表述了关于扰乱单位秩序的定义和相应的处理方式,保持了核心关键词的一致性,并且字数与原来一致。
扰乱公共秩序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扰乱公共秩序违法。处罚包括:1. 刑事处罚,如聚众扰乱社会秩序,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 行政处罚,如多次扰乱社会秩序但不构成犯罪,可能受到行政拘留等处罚。具体处罚需根据案件情况判定。
扰乱单位秩序立案标准是什么,有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分析:
1.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 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
具体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
-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
-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
-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