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4-06-12 00: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如何判断防卫是否过当?本文从防卫过当的判断标准、法律责任承担以及特殊防卫与法律界定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你将更好地理解防卫过当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

防卫过当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防卫过当是指在进行正当防卫时,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了不应当的损害。判断防卫是否过当,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需要考虑不法侵害的强度。

  不法侵害的强度是一个综合系统指标,包括不法侵害的手段、缓急、参加人数等,以及防卫的地点、手段、后果及主体的体力和心理态度。

  如果防卫强度和不法侵害强度基本相当,则是正当防卫;如果防卫强度明显大于不法侵害强度,且这种强度又不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须的,则应认定为防卫过当。

  2.需要考虑正当防卫的时间性。

  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认清不法侵害的紧迫性,如果防卫人不立即采取防卫行为,就可能造成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遭到侵害。

  例如面对猝不及防的突然打击,防卫人在仓促应被动战的情况下,应采取较为宽松的认定,即防卫不过当;但如果防卫人有时间采取其他措施制止不法侵害,却未采取,造成侵害人重大伤亡的,应认定为防卫过当。

  3.需要考虑正当防卫保护的法益性质。

  正当防卫所保护的法益性质决定着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正当防卫的强度和时间上的缓急。

  例如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死亡的,属于正当防卫行为,不是防卫过当;

  而对一般轻微的法益遭到的不法侵害,即使防卫行为不能保护,也不能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大伤亡,否则应认定为防卫过当。

二、

防卫过当的法律责任如何承担

  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独立的罪名,对防卫过当应根据防卫人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来确定罪名。根

  据司法实践,常见的罪名有(间接)故意杀人罪、过失致死罪、(间接)故意伤害罪和过失重伤罪等。

  在处罚上,对防卫过当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防卫过当判断标准是怎样的

三、

特殊防卫与法律界定

  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这些不法侵害行为性质严重、情况紧急,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和其他后果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是为了保护公民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合法性和积极性,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秩序。

  特殊防卫中虽然给对方人身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但实际这样的情况下却不能认定构成防卫过当,而还是会按照正当防卫来进行处理,于是防卫人并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特殊防卫,你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找法网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你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防卫过当判定标准
防卫过当判定需考虑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具体处理方式包括:1、判断是否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评估防卫行为是否必要且合理;3、分析损害结果是否重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处理方式。
刑法上防卫过当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 1. 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2. 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 3. 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 4. 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 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如果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则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特别地,对于正在进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防卫过当认定标准是什么
一、防卫过当认定标准 1.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为: (1)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是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2)防卫行为必须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 二、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有什么区别 1. 正当防卫必须是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防卫行为必须在必要合理的限度内进行,否则就构成防卫过当; 2.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也就是不构成犯罪,而防卫过当需要负刑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防卫过当认定标准的
防卫过当认定标准的
正当防卫限度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
防卫过当资讯
防卫过当判定标准
防卫过当判定标准
防卫过当资讯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房租缴纳周期应以合同约定为准,提前15天可能涉及违约,建议核对租赁合同条款。
需办理继承公证,确认继承权后,携相关材料至房管局办理过户手续。
劳动合同没有用工单位名称,效力可能存疑。因为单位名称是合同必备条款,能明确主体。若缺少,难以确定合同
罚款金额通常在19000元至33万元不等。例如,2023年哈尔滨某医院因使用过期超声检查仪被罚33万
孟翔律师
孟翔律师
1分钟前
检查您与4S店签订的购车协议或相关文件,确认关于旧车报废补贴的具体条款和承诺。
你好,可以具体说明一下事情,以便更好地维护利益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