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5-28 1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防卫过当如何认定?标准包括明知超限度而放任损害、轻信损害不会发生、疏忽大意未预见等情形。与正当防卫界限如何划分?对于严重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伤亡不属于过当。
一、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防卫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但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重大损害发生的,应认定为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2.如果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重大损害不会发生,这属于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
3.如果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导致发生重大损害的,这属于忽视大意的过失防卫过当。
二、
防卫过当的三种情形
防卫过当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防卫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但为了达到正当防卫目的而放任这种损害发生,这属于间接故意的防卫过当。
2.防卫人知道自己的防卫行为可能明显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但轻信这种损害不会发生,这属于过于自信过失的防卫过当。
3.防卫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明显超过了正当防卫必要限度并可能造成重大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发生重大损害的,这属于忽视大意的过失防卫过当。

三、
正当防卫与过当界限
在判断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正在进行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正当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这是因为这些不法侵害行为性质严重,且强度大,情况紧急,防卫行为有必要限度。
2.在判断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时,需要综合考虑不法侵害的性质、强度、手段、危害程度以及防卫行为的必要性、紧急性等因素。
3.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其属于间接故意、过于自信过失还是忽视大意的过失,并据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你对于防卫过当还有哪些疑问?在找法网,我们为你提供专业法律咨询,帮你解决法律难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正当防卫跟防卫过当怎么判
你好,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防卫过当判定标准
防卫过当判定需考虑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具体处理方式包括:1、判断是否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评估防卫行为是否必要且合理;3、分析损害结果是否重大。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处理方式。
刑法上防卫过当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
1. 客体是不法侵害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
2. 客观方面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须的限度,并且造成了重大损害;
3. 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单个公民;
4. 主观方面是防卫人对过当结果持放任或者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的态度。
对于正当防卫的认定,如果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则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减轻或免除处罚。特别地,对于正在进行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如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