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征收有哪些程序?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土地征收由人民政府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有关部门进行论证并予以公布。在征求公众意见后需要修改即召开听证会修改方案,对征收土地进行评估计算补偿价值,双方协商签订协议后执行拆迁并及时下发补偿款,交付土地。以下就让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农村土地征收有哪些程序?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
农村土地征收有哪些程序?
农村土地征收程序的步骤有:发布拟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组织听证;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征用土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实施补偿安置方案,交付土地。

二、
什么叫农村土地征收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国家要用你家里的土地,用来建高铁、修马路、造公园等,但是会给予你相应的赔偿。
土地征收方案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当地的人民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如果你家里的土地被征收了,你需要在政府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注意了,是在公告规定期限内!
我国规定各地的征地不能强行实施,如果群众提出的要求合理,就要妥善的予以解决。但是,关于农村土地征收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也恶化了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三、
土地征收所遵循的原则
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2、保证国家建设用地的原则;
3、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原则。
以上就是找法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农村土地征收有哪些程序?相关法律知识,相信大家阅读完上述的内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若是要征收土地是一定要申请的并且要拿到同意申请的文件。若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征收农村土地需要给村民哪些手续
征收农村土地虽然需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但一般来说并不需要经过每家每户的签字同意。然而,在征地过程中,会存在征询村民意见的程序。当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征收时,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会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征收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
请问,农村土地征收拆迁的程序和步骤是怎样的?
农村集体土地拆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并签订补偿协议。
2. 落实人口征地补偿以及安置工作,支付土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3. 办理相关登记手续,交付土地实施拆迁。
在拆迁过程中,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公告征收决定,公告应包含征收补偿方案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权利等事项。同时,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还需做好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宣传、解释工作。
对于被征收的房屋,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将同时被收回。在征收土地时,应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以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特别是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来确定。
请问一下,农村土地征收拆迁的程序应该怎么操作呢?
征收土地实施拆迁的程序如下:
1. 发布拟征地通告;
2. 征询村民意见,并组织听证;
3. 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确认;
4. 拟定“一书四方案”并上报审批;
5. 发出征用土地公告;
6. 征地补偿登记;
7. 拟定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
8. 根据群众意见修改相关方案并公告;
9. 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
10. 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并交付土地。
房屋征收流程:
1. 房屋征收部门拟定征收补偿方案,报市、县级人民政府;
2. 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并公布,征求公众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不得少于30日;
3. 房屋征收部门对房屋征收范围内房屋的权属、区位、用途、建筑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将调查结果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