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补偿金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

更新时间:2022-02-21 14:2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那么竞业限制补偿金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读者在生活中遇见这样的问题无法处理的,需要解决的,可以阅读本文章内容,下面由为读者进行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

竞业限制补偿金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规定,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基本定义是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以及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但有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外籍个人等。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原则有“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之分。按照属地主义原则只对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征税,而不论纳税人是否属于公民还是居民;按照属人主义原则只对本国的公民或居民征税,而不论其收入来源于国内还是国外。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个人所得额,但如何确定应税所得,西方经济学界有两种对立的理论:一种是“所得来源说”即认为只有从一个可以获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来源”中取得的收入,才应被视为应税所得;另一种是“净增值说”即认为应税所得应包括所有的净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劳务以货币价值实现的福利,所有的赠与、遗产、中奖收入、投资收入和年金等各种周期性收益,但要从中扣除所有已支付的利息和资本损失,国际上通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有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三种模式。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的意见,询问网的专业律师来处理,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的和合法权益,保护你的利益不受伤害。

竞业补偿金

二、

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

  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形式等未作约定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双方当事人由此发生争议的,可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协议的,应当按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确认的标准及双方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应当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放弃对剩余期限竞业限制要求的,应当按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确认的标准支付已经履行部分的经济补偿金。

三、

竞业限制补偿金最低金额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法律法规并未规定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最低数额;如双方未约定补偿金,劳动者又履行了竞业限制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规定,劳动者可要求按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竞业限制补偿金怎么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标准由职工与用人单位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判决。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咨询一下关于竞业限制补偿金的事
竞业限制补偿金有上限。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积极补偿金的,按约定支付;没有约定的,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有权要求解除竞业限制。<br>
离职后未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这样竞业协议有效吗
未约定经济补偿金的竞业限制协议无效,但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
竞业限制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请问离职员工的竞业限制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
企业支付给离职员工的竞业限制补偿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需遵循以下步骤: 1. 对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超过标准的部分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2. 用超标部分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得到的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 3. 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若超过12年,则按12年计算。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可以到律协官网查询是否有联系方式
若封停原因与个人主观违法无关(如运营商误封、未及时缴费等),可携带身份证至营业厅办理新卡。
未成年做手机口没有获利会有什么处罚未成年做手机口没有获利会有什么处罚未成年做手机口没有获利会有什么处
你好,要咨询经济纠纷问题还是
常艳丽律师
常艳丽律师
13分钟前
可以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保险理赔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