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有哪些行政职权

更新时间:2022-02-24 07:36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行政主体是行政管理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那么行政主体有哪些行政职权?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行政主体有哪些行政职权

  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权能。行政职权的内容和形式因行政主体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不同行政主体的职权范围也不一样。但总的说来,行政职权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1、行政立法权。

  行政立法权是指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政主体有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权力。

  2、行政决策权。

  行政主体有权依法对其所辖领域和范围内的重大行政管理事项作出决策。

  3、行政决定权。

  行政决定权,包括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管理中的具体事宜的处理权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未明确规定事项的规定权。

  4、行政命令权。

  行政命令权,即在国家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行政决定,依法要求特定的人或不特定的人作出一定行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而相对方必须服从的权力。

  5、行政执行权。

  即行政主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或者有关上级部门的决定和命令等,在其所辖范围内具体执行行政事务的权力。

  6、行政处罚权。

  即行政主体对其所辖范围内的行政相对方违反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依法对其实施处罚等法律制裁的权力。

  7、行政强制执行权。

  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当法定义务人或某项具体行政法律关系的义务人不依法履行义务时,行政主体采取法定的强制措施,以促使法定义务人履行法定义务或者达到与履行义务同样状态的权力。

  8、行政司法权。

  即行政主体作为某项纠纷的第三人,对当事人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仲裁、裁决和复议的权力。

行政主体

二、

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吗

  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可以作为民事诉讼主体。行政机关是国家赋予权力负责公共管理的组织,其算机关法人,其也是民事诉讼的主体,因为行政机关所做的决定负民事责任。 行政机关作为民事诉讼主体参与民事诉讼,原因之一在于行政机关虽然是国家授权组织,其具有公共管理权力,但是也是机关法人也需要做出民事行为,既然能为其做出的民事行为负责,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第二在于行政机关可以作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诉讼,是人民监督的一个重要体现,新政机关在人民大众的监督下,在法律的规范下,才能保证公正廉洁,保证自身队伍的公正性廉洁性,做人民信任的行政机关。

三、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是组织,但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是否享有国家行政权,是决定某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一个决定性条件。

  2、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是指在法律范围内依照自己的判断作出决定,发布命令,并以自己的职责保障这些决定和命令的实施,独立采取行政行为等。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主要标准。

  3、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能否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是判断行政机关及其他组织能否成为行政主体的一个关健条件。

  通过阅读上文,相信您对行政主体有哪些行政职权的相关知识已经有了很多了解了。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行政主体有哪些行政职权的相关知识,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享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具体有哪些
行政处罚权主体包括三类。一是行政机关,需法律明确授权;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按授权范围实施处罚;三是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需满足一定条件。具体操作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主体的权责边界,确保处罚的合法、公正。
行政主体有什么
行政主体包括以下: 1、中央机关及其机构,负责国家各项行政事务的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 2、行政机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3、非政府组织及个人,受委托实施行政行为,但实施行为的后果由委托机关承担法律责任。 行政主体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3、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什么
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一、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并成为适格被告。但被授权的组织必须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能。 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受委托的组织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二)具有熟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业务的正式工作人员; (三)具备必要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的条件。 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其违法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