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造谣罪定义

更新时间:2021-12-31 17: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传播造谣罪是历史罪名,我国现行法律当中并没有规定传播造谣罪,那么传播造谣罪定义是什么?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又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传播造谣罪定义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传播造谣罪的定义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

  (一)《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均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传播造谣罪

二、

造谣罪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规定,对于一些社会危害性很大、造成严重后果的网络谣言,有必要纳入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对构成犯罪的网络谣言予以惩治。草案采纳了这一建议并作出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警情、灾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处以刑责。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警情、灾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造谣罪怎么处罚

  网络造谣根据具体情节涉嫌构成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部分罪名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网络造谣罪: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传播造谣罪虽然已经不是正式罪名了,但与传播造谣具体表现相似的情况依然存在,因此新修订的《刑法》规定了新的罪名。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传播造谣罪定义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造谣诽谤怎么定义
构成造谣诽谤罪的标准: 1. 首要条件是捏造某一事实和散布捏造事实; 2. 诽谤必须针对特定的人进行,但不必指名道姓,只要知道受害者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 3. 行为人必须具备知道自己散布的虚假事实足以损害别人名誉的条件,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大学生造谣污蔑罪怎么定义?
法律分析:造谣污蔑他人是侮辱罪、诽谤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造谣罪怎么定罪
制造谣言传播如果构成犯罪的,由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罚。<br/> 法律依据:<br/>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br/>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br/>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br/>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br/>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br/>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若拼多多染发膏导致头发损坏,能找商家赔偿。你得留好染发膏、购买凭证、头发受损的照片等证据。先和商家沟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晚上买药发现是拼多多15元买的且撕了标签,这可能涉及欺诈。可以先和卖家协商退款,说明商品情况及自己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很可能是诈骗手段,正规平台不会因未加零、卡的问题冻结资金还让充值解冻。你别按对方要求充值,避免财产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您可以在正规法律平台上找到我的信息留言。把您遇到的法律问题详细说说,比如事情经过、目前状况等,我看到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