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罪怎么定义

更新时间:2022-01-07 08:5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网络上,总会有一些不实的信息传播,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而且流传的速度极快,因此会给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那么造谣罪怎么定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造谣罪怎么定义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

  (一)《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刑法》第243条: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均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造谣罪

二、

造谣罪怎么处罚

  网络造谣根据具体情节涉嫌构成构成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罪名,部分罪名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网络造谣罪:网络造谣罪就是刑法上的诽谤罪,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三、

造谣诽谤罪立案标准

  诽谤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应当立案: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找法网的有关知识,相信通过上文的介绍,对于“造谣罪怎么定义”有关的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传谣造谣人员怎么量刑
对于传谣造谣人员的量刑问题,需根据造谣内容的真实性、传播范围以及造成的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判断。若涉及制造虚假险情等严重情形,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如单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则可能受到行政拘留或罚款等行政处罚。
网络造谣怎么定罪量刑标准
针对网络造谣行为,是否判刑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涉及制造虚假险情等严重情节,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若情节较轻,如单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能面临行政拘留或罚款。判断处理方式时需综合考虑造谣内容、传播范围、影响程度等因素。核心关注点在于造谣行为的情节和后果。 以上三个答案围绕“网络造谣”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重新表述,符合您的要求。
造谣诽谤如何认定罪名呢
确立诽谤罪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为一般个体; 2. 故意损害他人名誉; 3. 客观行为涉及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且情节严重。此类行为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
律师解答动态
一般来说,二婚生孩子建档可能会发现一胎信息。现在医疗系统信息有一定关联性,建档时会询问生育史,如实填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在餐饮店工作12年没签合同,按规定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社保只买两个月不合理,可要求老板补缴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31分钟前
网贷逾期可协商延期还款,但需提供具体证据和情况,建议尽快联系律师处理。
刘威龙律师
刘威龙律师
31分钟前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刘威龙律师
刘威龙律师
33分钟前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建议你咨询要一下拼多多客服。
耿丽律师
耿丽律师
37分钟前
你好,对方是采取的什么方式,诉讼还是私下调解?这两种方式退彩礼的比例不一样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7分钟前
遇到肇事司机无保险、无驾驶证致人死亡且无赔偿能力的情况,可先看看车辆是否有其他应担责的主体,比如车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