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口头辞职不让走要我交接

更新时间:2021-12-21 1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实践生活中工作单位试用期口头辞职不让走要我交接怎么办?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可知,口头约定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试用期口头辞职不让走要我交接

  口头约定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违法。

  张某大专毕业后,和一家物流企业 口头约定,在该公司试用三个月,一次性发薪1200元,试用合格后再签订就业合同。考虑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张某来到这家公司做文秘兼市场策划。为了给用人单位一个好印象,他几乎每天都是最先来到办公室,打开水、拖地,然后再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为了尽早熟悉业务、把工作做好,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张某的勤奋和好学博得了同事的好感,张某心里暗暗高兴。但就在试用期将满时,公司负责人明确告诉张某,由于他是大专生,不符合公司的招聘条件,公司决定终止与他的口头协议,并说终止协议的责任方在张某,所以公司没有义务支付张某两个多月的“劳务费”。

  “口头约定”只是一种口头承诺。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作为劳动者,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必须认清,用工单位不与新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违法的。 其次,如果你已经陷进“口头约定”的陷阱,现在赶紧向企业雇主提出补签劳动合同的要求;最后,如果你不幸已经中了“口头约定”的圈套,试用期满了既得不到企业应付给的薪水,还转不了正,为了挽回你的个人损失,不让企业雇主的“剥削”黑心得逞,你就要用相关的法律条款来维护自己权益。

  作为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相关规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

试用期口头辞职不让走

二、

试用期可以口头辞职吗?

  其中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这里面没有规定必须书面。

三、

口头约定试用期是否有效?

  根据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里面,因此只有口头约定或者其他形式约定试用期,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书面约定试用期的,该试用期是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是单独书面约定试用期,也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劳动者在入职一个月内最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留意试用期是否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里面。试用期按照劳动合同期限安排:

  (1)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到1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1个月。

  (2)劳动合同期限1年到3年的,试用期限不能超过2个月。

  (3)3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6个月。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试用期口头辞职不让走要我交接的相关内容,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找法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试用期直接辞职,没有交接
1. 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 - 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提前通知: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同样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用人单位依据特定条款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注意的是,除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况外,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试用期提前一个月离职不让走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试用期离职一个月了还是不让走
你好,试用期间离职,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
律师解答动态
有风险。钱打到你账户再转,若朋友贷款涉及违法或无法按时还款,你可能受牵连。万一朋友贷款用途不合法,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未成年员工提前30天书面通知工厂离职,试用期提前3天就行。若工厂以各种理由拒绝,可收集在工厂工作的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原店主要用烟草证贷款对你有影响。烟草证不得出租、出借,原店主用它贷款,若还不上,后续可能牵扯你,影响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退档时间过了学校不给退,可先和学校友好沟通,说明合理退档原因争取理解。若沟通无果,收集你与学校交流记
任涌律师
任涌律师
8分钟前
这个没办法的,这个没办法的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8分钟前
银行放款最后要找有社保的人,可能是要其作为某种担保。你可以先在亲戚朋友里找有社保的人,跟他们说明情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