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要提前一个月是法律规定吗?

更新时间:2021-11-25 14: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我们大家在城市中的企业工作的话也是压力非常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销售来说,如果是没有达到公司要求的业绩的话也是基本都没有什么工资的,所以通常大家都是会直接选择离职。那么,离职要提前一个月是法律规定吗?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

离职要提前一个月是法律规定吗?

  离职的确是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的,要用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但是如果是试用期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出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那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离职要提前一个月是法律规定吗? 

二、

自动离职的定义是什么

  (一)自动离职,是职工根据企业和自身情况擅自离职,是强行解除与企业的劳动关系的一种行为。有的职工因辞职未准或要求解除合同未被同意,便擅自离职或违约出走;有的职工未说明原因不辞而别;也有的受优厚待遇诱惑而擅自“跳槽”等均属自动离职范围。

  (二)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向用人单位打招呼,随意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条第1项中的“自动离职”的解释,是指职工擅自离职的行为。

三、

正常离职有失业金吗

  不可以,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不可以领失业金。

  根据《失业保险条例》中:

  第三章失业保险待遇

  第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1)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用人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劳动者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具体包括下列情形:

  (1)终止劳动合同的;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3)因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供劳动条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离职要提前一个月是法律规定吗?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小编提醒您,所以大家可以好好看看上述范本是怎么写的,其实个人离职声明写起来还是很简单的,主要要表明自己已离职,以后与公司不再有联系。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需要提前一个月离职是法律程序吗
是的,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在离职时需要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这样的程序确保了双方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和调整。特别是在试用期内的员工,只需提前三天通知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遵守这些法律程序有助于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
未提前一个月辞职公司扣钱合法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提前一个月辞职公司扣钱不合法。如果员工没有按照规定的提前30天书面通知公司,并因此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可以要求员工承担赔偿责任。但公司不能以此为由扣减员工的工资。
劳动合同规定提前一个月离职,我能提前三天离职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1.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3.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