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的客体是什么呢
更新时间:2021-11-18 07: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著作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对于著作权是可以自然取得的,但是著作权也是可以进行登记获取的,对于著作权,作为权利人是需要依法进行了解的,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障自己的权利,那么,著作权的客体是什么呢?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著作权的客体是什么呢
著作权客体是指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也是著作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著作权客体的条件:
(一)作品产生于文学、艺术和科学等的领域内。
(二)作品的内容须具有独创性,且须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作品必须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是形式上的独创性,必须以有形的载体来表达,思想或观点的创新不是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四)作品须能够被复制。
(五)作品的形式和种类须符合法律规定。
二、
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限
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其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摄影作品的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外国人著作权保护期从首次在中国境内发表之日起计算,截止于该著作权人死亡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三、
侵犯著作权罪认定注意事项
认定侵犯著作权罪,主要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具体在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行为人主观方面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行为人实施侵犯著作权出于破坏他人名誉等其他目的的,不构成本罪。
(二)注意违法所得数额和其他情节在区分罪与非罪中的作用。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是区分侵犯著作权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主要标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和“有其他严重情节”是选择性要件,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即可构成本罪,无需同时齐备。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著作权的客体是什么呢的内容,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著作权的客体其实就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如果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是需要依法进行维权的,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著作权客体的界定标准
著作权客体是独创且可复制的作品。具体操作包括:1. 确认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2. 核查作品是否可复制;3. 根据作品性质选择适当的保护方式,如注册版权、设置使用权限等。
什么是著作权侵权?
著作权侵权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侵权行为的严重性、损失程度及双方协商情况。轻微侵权可协商解决,严重侵权需承担法律责任,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著作权的主体确认,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1. 确权:确认自己的合法权利,即著作权的归属。如果您已经申请了著作权并拥有著作权登记证书,那么您就是法定上的著作权人。如果没有,则需要提供其他权属证明文件。
2. 一般维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要求一定的权利使用费或损失费。
3. 司法维权:将案件提交到法院进行诉讼维权。但通常不建议进行司法维权,除非其他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在司法维权中,侵权人需要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的违法所得进行赔偿。如果实际损失或违法所得难以计算,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进行赔偿。对于故意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以在上述赔偿数额的基础上增加一倍至五倍。赔偿数额还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在司法维权中,人民法院可以要求侵权人提供与侵权行为相关的账簿、资料等,以便确定赔偿数额。对于侵权复制品,人民法院可以责令销毁或在特殊情况下禁止其进入商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