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超过多少可以报案
更新时间:2021-11-07 15:1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诈骗罪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指的是当事人通过一些诸如虚构事实,又或者是瞒天过海等等方法来进行骗取他人的公私财物,同时数额比较巨大的一种行为,那么,诈骗超过多少可以报案?这个问题找法网小编下面介绍一下!
一、
诈骗超过多少可以报案
对于数额较大的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行为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元至1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由此可见,行为人诈骗数额只要达到3000元以上的,就达到了立案追诉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3000元不是指行为人一次诈骗的数额,我国法律规定诈骗数额应当累计计算。也即,累计诈骗数额超过3000元,就达到了立案追诉标准,就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
什么是诈骗罪
《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三、
诈骗罪的客观要件
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售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
这篇帮文章介绍的是关于“诈骗超过多少可以报案”方面的内容,主要向大家介绍了诈骗超过多少可以报案,根据分析,一般3000元以上就可以报案的。除此以外,对于诈骗罪的问题,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建议咨询一下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报案时间不能够超过多少
法律分析:
1. 报案立案时间的限制为: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2. 决定不予受案立案后又发现新的事实证据,或者发现原认定事实错误,需要追究行政、刑事责任的,应当及时受案立案处理。
报案时间不能超过什么时候
对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报案时间不能超过六个月,超过六个月的,不再处罚。构成犯罪的,根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报案时间限制也不同: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超过五年;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不能超过十年等。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期限从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若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则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报案时间超过多久不受理
法律分析:如果是刑事案件,报案时间一般超过追诉时效的,将不再受理。如果是一般治安案件,报案时间一般超过六个月的,且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将不再受理。
1. 刑事案件:报案时间超过追诉时效,将不再受理。
2. 治安案件:报案时间超过六个月,且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将不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