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骨干量刑标准

更新时间:2021-09-20 1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网络和科技水平的不断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科技的手段来诈骗钱财的行为是越来越多。那么一般的诈骗都是团伙诈骗,对于诈骗分子里面的骨干的成员的量刑的标准是什么,法律对此是怎么规定的。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诈骗骨干量刑标准,希望可以解决大家的相应的问题。
一、

诈骗骨干量刑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单位犯诈骗罪量刑标准: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诈骗骨干量刑标准

二、

立案标准是什么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

量刑标准是什么

  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综上所述,根据法律的相关的规定,对于团伙诈骗的首要的分子或者是骨干的量刑的标准是依据诈骗的金额的大小和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来确定具体的量刑的。此内容仅供参考,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诈骗骨干量刑标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其他疑问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敲诈勒索罪定罪标准量刑
你好,一般行为人使用了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取得了他人的财物,就构成敲诈勒索罪。
网络诈骗定罪标准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现行最新司法解释关于职务侵占罪的量刑标准,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金额,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单位财物**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如果数额达到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当立案追诉。如果数额较大的,将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数额巨大,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能并处没收财产。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被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上述行为的,将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且达到以下情形之一,应予以立案追诉: 1.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 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对于“归个人使用”的定义包括: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或其他自然人使用;以个人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或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本单位资金供其他单位使用并谋取个人利益。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骗取保险金** 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若利用职务之便,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将依照上述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相关法律条款** 《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经理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其他非法收入或侵占公司财产的,将没收违法所得并责令退还公司财产,同时由公司给予处分。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若在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中将应归合伙企业的利益据为己有或采取其他手段侵占合伙企业财产,将责令退还相关利益和财产给合伙企业。若给合伙企业或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卖家货不对版卖生病的狗还失联,算违法,这涉嫌欺诈消费。你可先收集交易记录、狗的健康证明等证据。可尝试
这个没有具体的格式。可以在网上搜一下,作为参考。
吕柳玲律师
吕柳玲律师
13分钟前
这样的情况报警后就可以起诉责任人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虽然没签合同,但手机证据和电话录音可作事实依据。可先与装修方沟通,要求其继续履行装修义务。若对方拒绝
孙志伟律师
孙志伟律师
23分钟前
你好,你说的情况建议你报警起诉
王娟律师
王娟律师
24分钟前
你好,这是属于黑网贷,对方的利息是不合法的,可以通过法律律途径正确还款,不需要还高额的利息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