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欺诈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21-09-26 11:3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职务犯罪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他对于职务犯罪来说,职务犯罪包括职务欺诈职务侵占的一些行为,那么对于职务欺诈来说,职务欺诈的立案标准是怎样的?接下来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职务欺诈立案标准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职务欺诈立案标准

  职务诈骗罪立案标准其实就是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应予立案。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职务欺诈立案标准 

二、

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1、涉案主体罪名年龄比较集中。一是一把手涉案率高。二是涉及罪名主要集中在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挪用公款罪四个罪名。三是涉案主体年龄、文化素质偏高,案件隐蔽性强。

  2、作案手段复杂多样。一是私自提高购药价格把差额部分占为己有或者私分。二是伪造票据等财务凭证为自己或他人购买物品或者支付不正当消费。三是在进药、基建工程、进人、医疗器械采购等环节上索贿受贿。四是挪用公款。

  3、发案部位比较稳定。一是药品购销环节。二是工程基建环节。三是进人环节。四是购进医疗器械环节。五是劳务收入环节。

  4、窝案串案多。医药卫生领域业务范围广,涉及部门多,呈网络分布,一旦有犯罪发生,往往是窝案串案。

三、

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

  1、涉案人员自身政治法律素质不高。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得以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为核心的违法犯罪现象在医疗卫生系统也蔓延开来,部分人员意志薄弱,经不起考验,人生价值观蜕变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同时涉案人员忽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淡薄,对收受贿赂认识模糊,对公款私款界限不清,尤其在看到某些行业收入比自己高,活的比自己潇洒,出现了一些明显的扭曲心态,因而一步步成了金钱的奴隶,陷入犯罪泥潭。

  2、涉案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涉案单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只注重内部业务建设,忽略了内部制约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特别是忽略了对领导和关键人员的有效监督。有的单位人事、财务、采购等制度不健全,权力过分集中,重大事项的决定没有透明度,缺乏有效的民主监督制约机制;有的虽然建立了纪检、工会、职代会等监督机构,但要看领导的眼色行事,没有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形同虚设。同时主管部门监督制约不力,许多监督制约措施流于形式,特别是医生之间把开药吃回扣、拿提成的行为视为正常,相互之间有一种默契。

  3、当前医疗卫生系统的体制不完善。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医疗卫生管理机制不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调控手段还不健全,为权钱交易提供了方便,在某些程度上直接诱发了卫生系统一些腐败犯罪的发生。最明显就是“医药合一、以药养医”的体制,使医院实际上仍是营利性机构,医院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药品销售成了医院营利的主渠道。加之,我国药品生产领域存在着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该领域的无序竞争。

  4、医药代表销售手段的不正当性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医疗系统职务犯罪的滋生。由于当前药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市场秩序不规范,药品生产营销商为了拓宽销路,更快更多地把手中的药品推销出去,以获取丰厚的利润。他们往往采取各种不正当的销售手段,对各个医疗机构和药品销售企业进行无孔不入的渗透和全方位的“出击”,尤其是对在医院和药品销售企业中掌握实权的人员,更是千方百计地拉拢腐蚀。给予相关医疗人员极高的回扣,经不起这种非正常方式销售“进攻”的诱惑,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务欺诈立案标准的相关内容,相关案件的立案标准是比较重要的,要按照立案标准来进行立案。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找法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欺骗罪立案标准是什么呢
因各省市对诈骗罪的立案量刑标准不同,具体量刑请参照犯罪地的立案量刑标准。
在吗我想咨询一下诈骗罪立案正查标准
主要是两方面主观上有诈骗故意,客观上有诈骗行为,
咨询一下关于骗婚的立案标准。
骗婚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依法追究责任。 婚姻诈骗,简称婚骗,是最常见的婚姻诈骗形式。这种诈骗已经演变成利用真实身份和证件进行合法登记结婚的新型诈骗,也是最难以打击的。 刑法上的虚构事实,就是指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实,骗取他人信任。而隐瞒真相则是指掩盖客观存在的某种事实,这种事实如果为他人知道,便不会将财物交给犯罪分子。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律师解答动态
这个多少钱多少钱多少钱,他他多少钱,还有他的。
你是不是得了精神病,你去看一下,去看。
威法律师
威法律师
1小时前
你好可以说明你的诉求来的啊
从积极还钱的角度,你可以主动与债权人沟通,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分期还款计划,表明还款诚意。在与债权人达
小三写的欠条给你是否有效存疑,如果不存在真实借贷关系,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但是,对于夫妻共同财产自己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