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作案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1-08-26 10: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是没有正经工作的,只能通过一些违法手段去获取相应的金钱,接受刑罚处罚后,往往不知悔改,再次触犯刑法,那么你知道多次作案是什么意思吗?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下面一起来看看吧,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

多次作案是什么意思

  要看具体的案件情况及罪名,一般三次以上为多次。多次作案,指在以前有过作案事件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案。

  (1)“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适用不同。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10 条的解释“多次作案”是指三次以上作案。但在办案实践中,有许多作案次数为两次或一次的也以“多次作案”为拘留延长理由,显然是失当的。关于“结伙作案”的含义,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10条的规定,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

  (2)“流窜作案”的适用存在泛化倾向,户籍地对延长拘留期限有较大影响。

 多次作案是什么意思 

二、

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的特征

  1、犯罪构成的法定性

  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犯罪构成的概念,但刑法总则和分则明确规定了各种犯罪成立的具体条件,“犯罪构成”只是对刑法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的理论概括。

  比如:

  第272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构成要件的主客观统一性

  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构成条件既有主观的如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也有客观的如犯罪客体、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方法等,是主客观的统一。

  3、犯罪构成与社会危害性的统一性

  犯罪构成是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法律体现,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构成的基础。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也就说明该行为具有犯罪程度的社会危害性。(与大陆法系的构成要件相比较)

三、

犯罪的特征

  危害性

  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犯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对国家和人民利益所造成的危害。如果某种行为根本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刑法就没有必要把它规定为犯罪;某种行为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不认为是犯罪。由此可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质和量的统一。

  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因此,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之违法具有不同于其他违法行为的特殊性。在法理上,违法行为可以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此外还有诉讼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共同特征违反法律规定,因此,法律规定是违法行为产生的法律原因。而法律规定是各种各样的刑法行为其他部门法的制裁力量,其规范主要由假定与处理两部分构成。例如,“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一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的”是罪状;“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是法定刑。罪状就是刑法规范的假定部分,法定刑是刑法规范的处理部分。当行为符合刑法所规定的故意杀人这一假定性条件时,就应当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这一法定刑。在刑法理论上,刑法规范的假定部分规定的是犯罪构成要件。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这一犯罪构成要件时,其行为才构成犯罪并处以刑罚。因此,刑事违法性之违法并非是指对刑法规范中的假定性条件的违反,而恰恰是符合。显然,刑事违法性之违法是指违反行为刑法规范前提的禁止性规定。例如,刑法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规定,表明刑法禁止杀人。当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就是违反了刑法禁止杀人的规定。由此可见,刑法的禁止性规定是内在于刑法规范的,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应以其行为是否符合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为根据。

  侵害性

  法益侵害性是指对于刑法 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这里所谓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就是法益。刑法法益是关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利益,对此,中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中作了明文列举,这就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上述法益,可以分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这些法益被犯罪所侵害而为刑法所保护,因此,法益侵害性揭示了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

  法益侵害行为是刑法明文规定的,因此行为是否具有法益侵害性,应以刑法规定为根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刑事违法性是法益侵害性的前提。一个行为如果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就不可能具有法益侵害性。因此,超越刑事违法性的法益侵害性是不被承认的,这也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法益侵害性虽然是对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的阐述,但它仍然受到犯罪的刑事违法性的限制。在这个意义上说,法益侵害性是刑事违法范围内的法益侵害性。

  法益侵害具有两种情形:一是实际侵害,二是危险。实际侵害是指行为对法益造成的现实侵害,例如故意杀人,已经将人杀死,造成对他人生命法益的侵害。危险是指行为对法益具有侵害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损害并未发生,但法益处于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因而同样被认为具有法益侵害性,并具有刑事可罚性。在中国刑法中,大多数行为是因为具有法益侵害的实害性而被规定为犯罪,例如以发生一定的法益侵害结果为法定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犯就是如此。也有少数行为是因为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性而被规定为犯罪,这种危险包括抽象危险与具体危险。其中抽象危险是指立法推定的危险,在司法活动中毋须认定,只要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既可构成犯罪。具体危险是指司法认定的危险,如果不具有这种危险,即使存在法律规定的行为也不构成犯罪。此外,犯罪的预备行为、未遂行为和中止行为,也都是没有造成法益侵害的实际侵害结果,也是因其具有法益侵害的危险而被处罚。

  惩罚性

  应受惩罚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国家对于具有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行为的刑罚惩罚。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受刑罚惩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应受惩罚性并不是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消极的法律后果,它对于犯罪的立法规定与司法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立法上,应受惩罚性对于立法机关将何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具有制约作用。某种行为,只有当立法机关认为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制裁的时候,才会在刑法上将其规定为犯罪,给予这种行为否定的法律评价。在司法上,应受惩罚性对于司法机关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也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某种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些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也是没有必要予以刑罚惩罚的行为。因此,是否具有应受惩罚性也是犯罪的重要特征。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整理的多次作案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多次作案,指在以前有过作案事件的情况下一而再再而三的犯案,要看具体的案件情况及罪名,一般三次以上为多次。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刑事辩护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6075
在线咨询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涉黑是什么意思
涉嫌黑社会性质犯罪,一般属于比较复杂的案件,时间较长.
请问庭询是什么意思呢
庭询是指不开庭审理二审案件是对当事人的一种询问制度。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家的树林被别人放火烧毁了,怎么处理?
你好,报警处理,如果达到行政处罚,森林公安会做出评估,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
因公司原因导致社保断交
为预防社保断交,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入职时,与公司明确社保缴纳方式和时间,确保及时缴纳;二是定期检查个人社保账户,确保缴费记录完整;三是及时与公司沟通,一
小学监控录像大约是多少天啊
在不同情况下,小学监控录像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若学校设备存储空间有限,通常会设定一个循环周期,如7天或15天,自动覆盖旧录像。若发生重要事件,如安全事故或学生纠
职工五险改为职工三险可以么?
五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是法定要求。常见处理方式包括:企业确保足额缴纳五险,避免法律风险;若员工自愿放弃某些保险,需明确法律风险,并签订书面协
事业单位转企业交了10年,后来下岗灵活就业交了16年,50岁可以退休吗
关于退休年龄,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了解个人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核对个人社保缴纳记录、咨询当地社保局或相关部门。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个人情况和需求,确保获取准确信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