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合同的担保期限怎么确定?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通常大额的借款合同中都会要求借款人抵押某些东西作为担保,如果是第三人帮借款人抵押担保,则需要另外签订一份抵押合同,既然是合同,必定涉及到合同日期,在抵押合同中即代表着担保期限,那么抵押合同中的担保期限是如何确定的?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

  按照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抵押担保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是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一般保证因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中断。

  而连带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连带保证不因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中断。

抵押担保

  法条链接:

  《担保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抵押合同中约定抵押期间是否有效?

  约定抵押期间与约定担保期间不一样,约定抵押期间是指抵押合同中约定了这份抵押合同到了某年某月后就无效了,这样的约定与担保期间可能恰好产生冲突,举个例子,2015年3月,甲向乙借了100万元,说好了2015年4月30日还,王某提供了抵押担保,按照法律规定,如果4月30日甲没有还钱,则担保期间为4月30日起,到10月30日结束,但是王某和乙签订的抵押担保协议中,约定抵押担保到6月30日结束,这就是抵押期限,这种情况会导致甲不能还钱的时候,6月30日以后乙的利益没办法保护。

  由上可见,约定抵押期限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3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约定的或者登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另外,《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了抵押权行使的期限,即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因此物权法对抵押权行使的期间有明确的规定,不能由当事人自己约定。

  约定了抵押期间的抵押合同怎么处理?

  在实践中,有抵押登记机关在抵押物登记时,要求将抵押权登记为一定期限,期限届满后必须重新登记或叫续登,否则抵押权消灭。基于上述原因,登记机关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担保物权人的合法权益。担保物权人若因此而受到损失,可提起行政诉讼并要求登记机关赔偿。

  抵押担保期间的设定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否定了担保期间在担保物权存续上的任何意义。抵押权人只要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行使抵押权,即使超出约定的担保期间申请担保物权的要求仍应该得到法院的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9719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请问律师,最高额抵押担保合同的期限是怎么
你好,根据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承担违约责任。
抵押合同期限
双方约定抵押期限。但不能超过本权期限。
抵押担保合同
你好,未经共有人同意,可以确认抵押无效。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抵押担保合同
无效.但证明抵押合同无效需组织相关证据.
男友在一起三年三年的所有开支都是男友承担的这10万还能要回来吗没有欠条
针对该情况,可先与男友协商,看其是否自愿归还。如协商无果,可收集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通过诉讼途径解决。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证据充分性、诉讼成本等因素。
我想我们两个人都是残疾也有低保为什么小孩子办孤儿
首先,了解当地对残疾及低保家庭的救助政策,看是否有针对您家庭情况的特殊救助措施。其次,若孩子确实需要额外支持,可申请其他社会福利,如教育补助、医疗救助等。在申请
你好,我想问对方上门滋事,我方和他打起来。被拘留怎么可以我方不被拘留
建议先报警处理。如情况紧急可自卫,但须合法合规。报警后,配合警方调查,提供证据。若对方行为构成犯罪,警方将追究刑事责任。如不构成犯罪,可要求警方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恒大楼盘延期不给精装修可以退吗?
可以退房。操作方式:1.与开发商协商退房事宜;2.准备相关证据,如购房合同、延期交付证明等;3.向开发商发出退房通知,并保留好通知证据;4.如开发商不同意,可通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