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的救赎

A

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屡屡可见

  • 未成年人冒用在逃人员身份证网吧上网

    16周岁的阎某为了能够到网吧上网,利用从朋友处获得的“雷某”的身份证到网吧上网,让阎某没想到的是,这张身份证的主人“雷某”原来是一名涉嫌经济诈骗、被公安机关上网追逃的犯罪嫌疑人…更多>>

    未成年人冒用在逃人员身份证网吧上网
  • 未成年人为争夺“女友”大打出手

    两个未成年孩子因为争夺“女朋友”大打出手,在互殴过程中,其中一人用随身携带的刀将另一人刺伤,构成轻伤二级。近日,贵州省黔西县人民法院审理一起故意伤害罪案件,判处被告人吴某有期徒刑九个月,对吴某作案的凶器跳刀一把予以没收…更多>>

    未成年人为争夺“女友”大打出手
  • 两少年为上网劫杀老人 抢走20元财务

    2月24日晚7时许,张某、赵某从网吧出来发现身上没钱了,便商量打劫,于是在附近地摊上买了一把刀,并随身携带预谋抢劫,他们物色目标后,以乘车为名,将蔡某骗至丹北镇新桥江滨村三圩岗段长江堤坝用刀杀害,抛尸于江堤下的水沟内,劫走不足20元的现金、一包香烟…更多>>

    两少年为上网劫杀老人 抢走20元财务
B

未成年人须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类型

  • 故意杀人罪
  •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 强奸罪
  • 抢劫罪
  • 贩卖毒品罪
  • 放火罪
  • 爆炸罪
  • 投毒罪
  • 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

      所谓故意伤害,就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侵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但这种非法侵害必须达到对他人人身造成一定的损害程度;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损害结果的发生。

      故意伤害致死,是故意伤害的一种加重情节,行为人主观上只有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对死亡结果则是一种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强奸罪

      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或者故意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所谓暴力手段,是指不法对被害妇女的人身行使有形力的手段,即直接对被害妇女采取殴打、捆绑、堵嘴、卡脖子、按倒等危害人身安全或者人身自由,使妇女不敢反抗的手段。

      所谓胁迫手段,是指对被害妇女进行威胁、恫吓,达到精神上的强制,使妇女不敢反抗的手段,胁迫的核心是足以引起被害妇女的恐惧心理,使之不敢反抗,从而实现强行奸淫的意图。

      所谓其他手段,是指采用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妇女不知抗拒或者不能抗拒的手段,具有与暴力、胁迫相同的强制性质。

  • 抢劫罪

      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所谓暴力,是指对财物的所有人、管理人、占有人的人身实施不法的打击或强制,致使被害人不能的行为。如殴打、捆绑、伤害、禁闭等等。只要行为足以压制受害人的反抗即可。

      所谓胁迫,是指对被害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进行精神强制,从而使其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任其抢走财物或者被迫交出财物的行为,胁迫的内容是当场对被害人施以暴力。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使得被害人不知反抗或无法反抗,而当场劫取财物的行为。

  • 贩卖毒品罪

      贩卖毒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毒品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 放火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

  • 爆炸罪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杀死杀伤不特定多人、毁坏重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严重后果,是指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犯爆炸罪虽然已经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但未达到上述严重程度,仍应依照本条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犯爆炸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 投毒罪

      投毒罪,是指故意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

      根据《刑法》规定,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本法第115条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C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规定

  •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

  •   1、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 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

  •   1、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并采取措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的和流动人口中的未成年人等接受义务教育…

  •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在司法活动中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并适应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和健康成长的需要,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侵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他法律、法规已规定行政处罚的,从其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责任,或者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对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人...

D

可以实施的预防措施

  • 保护未成年人需刚柔相济

    近日山东警方破获一起贩婴案。据报道,人贩子将临产孕妇运到地下产房,孕妇生产后,再把亲生孩子当成商品随意卖掉。警方共抓获103名嫌犯,解救37名婴儿。警方的破案效率以及成果令人赞赏...

  • 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

    民政部及有关部门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以社会监督和国家干预为保障的监护制度,督促、指导家长切实依法履行监护职责,落实家庭保护责任,推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紧密衔接...

  • 立体教育让未成年人学会保护自己

    立体教育,表现在一个事物多个层面的教育。如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今天的未成年人是时代的宠儿,如鱼得水,接受快速便捷信息资源的洗礼,一个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共进的新形象逐步形成。互联网的优势,能让人类形成资源共享,不断融入生活...

  • 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家庭管教不当,这些都将导致未成年人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应有的父爱、母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教育引导家长们要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要做好遵守规则的表率...

E

网友评论

快速发贴

文明社会,从理性发贴开始。谢绝地域攻击。

我也来说两句网友发言,并不代表找法网同意网友观点立场。

找法网官方微博

找法网官方微信

找法网二维码

用微信扫一扫,快速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