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市九级工伤赔偿标准
更新时间:2021-12-01 1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2010成都工伤赔偿标准:赔偿依据、计算标准、赔偿项目以及其他注意事项。一、赔偿依据:1、《工伤保险条例》2、《四川省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3、《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二、计算标准:根据2009年劳动统计年报并经省统计局核定,成都市2009年全
2010成都工伤赔偿标准:赔偿依据、计算标准、赔偿项目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一、赔偿依据:
1、《工伤保险条例》
2、《四川省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
3、《四川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
二、计算标准:
根据2009年劳动统计年报并经省统计局核定,成都市2009年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即原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为27272元。
三、赔偿项目: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buzhujin):8个月本人工资
2、一次性医疗补助金(buzhujin)和就业补助金(需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6个月工资
3、医疗费:以实际发生为准
4、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经鉴定需要护理的,按照护理依赖程度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5、住院伙食补助费: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
6、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等
7、残疾辅助器具费: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定是否需要残疾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四、赔偿金额计算:
1、以成都市2009年平均工资为依据,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为36362.6元(16个月工资);
2、如果劳动者本人工资等于成都市平均工资,那么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8181.3元(8个月)
3、前两项合计为54543元
4、其他各项往往以实际发生的金额为准,变数较大,故未纳入计算
五、说明:
因为劳动者个人工资差异及住院治疗等情况的不同,所以实际上九级伤残是难以有真正统一的赔偿标准的,故该标准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赔偿2023标准九级伤残
一、工伤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1、工伤九级伤残赔偿标准,分别是: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范围是什么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单位三天内上报工伤快报,凭劳动部门的工伤认定、发票、出入院证明、清单填制相应的审批表,工伤、生育科制拨付单,由单位经办人到财务科划款。
以下各种发生在劳动能力鉴定中心核准的工伤医疗期、康复期内的医疗费用,属于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范围:
1、工伤保险参保人,在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与工伤相关的门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2、工伤保险参保人发生工伤后遵循就近抢救的原则,在非工伤协议医院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即工伤发生当日的门诊、工伤发生当日起7天内的住院费用;
3、工伤保险参保人因公出差、公派学习、长驻异地工作,在境内本统筹区外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2022年工伤9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工伤九级伤残赔偿标准
1、工伤九级伤残赔偿标准具体如下:
(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
(2)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工伤医疗费用报销范围
1、工伤保险参保人,在工伤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与工伤相关的门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2、工伤保险参保人发生工伤后遵循就近抢救的原则,在非工伤协议医院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诊、住院的医疗费用。即工伤发生当日的门诊、工伤发生当日起7天内的住院费用;
3、工伤保险参保人因公出差、公派学习、长驻异地工作,在境内本统筹区外发生的与工伤直接相关的门诊、住院的医疗费用。
九级伤残工伤赔偿标准是如何的2022
九级工伤赔偿标准如下:<br/>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 <br/>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br/>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br/>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br/>
法律依据:<br/>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