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5-25 16: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无论是法学研究者还是法律工作者,对于劳动法一定不会陌生,在我国现存的民事纠纷中,劳动纠纷的占比很大,在面对劳动纠纷时,应该如何找到适合的法律法规解决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这里找法网小编就对于“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这个问题进行了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一、

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

  2、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1981年3月14日)。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999年9月28日)。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0月1日)。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年2月5日)。

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二、

劳动纠纷解决方式

  劳动纠纷劳动纠纷的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

  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当事人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和仲裁。

  2、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3、仲裁,劳动争议仲裁不同于商事仲裁,劳动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商事仲裁是或仲裁或诉讼。

  4、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法》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劳动法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哪些”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了解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还是比较全面的,劳资双方出现的法律问题在劳动法律体系中大都能找到适用的法律进行解决,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电子版劳动合同有效吗,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确认电子版劳动合同的有效性应确保以下几点操作:首先,双方需协商一致并明确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或数据电文;其次,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所有要求;再者,要保证电子签名或数据电文既真实又可靠,并可进行追溯验证;最后,对于已签署的电子版劳动合同,应进行妥善保存以备后续的查阅和证明。
劳动法关于灵活用工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细条款有哪些?
灵活用工需依法处理。具体操作为:1. 明确工作性质,选择适当的合同类型;2. 详细列明双方权益,如工作时间、报酬等;3. 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保障劳动者权益;4. 如有争议,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
劳动争议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
劳动纠纷诉讼期限是15日。若不服仲裁裁决,应在期限内起诉。起诉时应准备起诉状、证据等材料,提交给法院。如逾期未起诉,仲裁裁决将生效,可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权益。
相关知识推荐
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
国家的劳动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劳动管理法律法规有哪些
劳动管理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哪些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根据你描述的可以说明诉求
你好,你是有民事案件的问题吗,具体描述
你好,你有没有相关的证据,说一下你的详细情况,我可以给你提供正确的解决办法
您好具体情况可以委托律师解决
你好,可以详细描述案情,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后进行调节
你好,这是可以协商来解决的,也可以法院起诉对方,有没有相关证据的
你好,是有什么法律纠纷的问题吗,进行协调没,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