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万人辞职无效”之重大意义

更新时间:2019-03-31 09:39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近日,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定下发《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正式在广东省实施。由此,广东省的劳动争议纠纷不需要仲裁就可以进入诉讼程序,有效解决了仲裁和审判中容易出现的“脱节”问

近日,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联合制定下发《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正式在广东省实施。由此,广东省的劳动争议纠纷不需要仲裁就可以进入诉讼程序,有效解决了仲裁和审判中容易出现的“脱节”问题。《指导意见》还对类似“华为万人辞职事件”行为进行了限制和无效的认定。当初的“华为万人辞职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学界、政府、企业及民众的诸多争议,有关华为此举究竟是属于“劳资双方自愿协商的结果”还是“资本强势下的博奕失衡”难有定论。按照广东省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华为万人辞职事件”最终作出了行为无效的结论,也就为相关利益各方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及未来行动指向的法规标准。“华为万人辞职无效”的结论得出,只是整个事件圆满解决的第一步。对于那些在华为辛苦工作多年、被迫辞职又在随后的“双向选择”中无奈而归的老员工来说,其权利受损补偿已不限于华为提供的一点经济补偿金,而已涵盖更完整的“工龄归零”损害、契约约定突然中断所导致的经济收益损害、精神损害及其他权益损害。并且,按照新《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这些被解聘员工是否还享有重新上岗的权利,也需获得一个明晰的法律解释。“华为万人辞职无效”应从一纸法规阐释,走向法律救济体系开启的更高处。由于《指导意见》已经明确指出,广东省的劳动争议纠纷不需要仲裁就可以进入诉讼程序,大大节省了劳动者的维权时间、费用等成本,但凡牵涉入“华为万人辞职事件”的原华为员工,无论现在在职与否,只要认定自身权益受损,都可向法院直接提请个人诉讼,甚至抱起团来提起集体诉讼,捍卫一个庞大群体的切身利益。“华为万人辞职”从典型事件过渡到典型案例,是对新《劳动合同法》全面落地的考验与机遇。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被舆论解读为维护社会公平、理顺劳资关系、防止“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继续对劳动者权益造成损害的一大举措。但法律停留在条文上,无法真正触动现实层面的种种沉疴,只有当立法、释法与执法完美对接,形成法律介入现实细节的主动干预,才能释放出新《劳动合同法》所拥有的巨大资源与潜力,为中国劳动市场的良性发展保驾护航。“华为万人辞职”曾经被视做一个“坏的范本”,因此在此之后,不少企业纷纷效仿,采取让员工“工龄归零”、“合同到期集体解聘”的手段,来逃避新《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社会责任、企业义务,损害了大量员工的合法权益。如今,广东省出台的《指导意见》作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高级法院、劳动仲裁委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制定的第一部指导性意见,足以成为可承载社会重压的制度试金石,开启更全面完善的劳动者权利救济之门,让法律成为现实中民众可倚赖与求助的良法。如果有一个、两个乃至更多的“华为万人辞职”当事人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让自我的维权声音回荡在庄严的法庭之上,法院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的法律精神及广东省出台的《指导意见》相结合,公正判决,维护当事双方的合法权利,“华为万人辞职”就会变成一个“好的范本”,新《劳动合同法》就会给社会更多的正义期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937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今天我买了房子交工,我该如何维权?
当协商谈判和行政投诉维权都不能解决问题时,或当事人对行政执法裁定不服时,司法诉讼就是业主维权的最后途径。
初三毕业了,没过高中分数线能在复读吗
具体操作上,首先了解当地教育部门的复读政策,确保符合复读条件。其次,选择合适的复读学校或机构,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同时,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努力提升成绩。
你好,请问初三毕业了,没过高中分数线,能在复读吗
读是初三毕业生没过高中分数线的常见处理方式之一。另外,还可以考虑选择职业学校或技工学校,或者参加补习提高成绩争取来年再考。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个人兴趣、学
异地公安线索转移当地公安核查是什么意思
异地线索转移核查,应依法进行。具体操作:1.办理传唤手续,确保程序合法;2.到居住地公安机关进行传唤,进行核查;3.如有问题,可咨询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下欠工资17520
除了申请仲裁或诉讼,解决欠薪问题还可以考虑以下途径:首先,可以尝试与老板进行协商,争取尽快支付欠薪;其次,可以向当地的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由调解员协助双方达成协议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