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外包使用什么法律

更新时间:2021-07-03 08: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的用工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不少企业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采用了劳务外包的战略。那么,劳务外包使用什么法律?请继续阅读以下由找法网小编为大家仔细归纳整理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劳务外包使用什么法律

  劳务外包叫做劳务承揽,是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促进业务的快速成长的一张发展战略。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内部的一些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让机构按照企业的目标要求安排人员去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内容。流程如下:

  1、开展业务咨询:了解双方公司的意向和基本情况。

  2、对实际工作的各方面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

  3、制定和提交劳务外包方案到用人单位进行审核。

  4、双方对方案进行商谈,必要时进行修改完善。

  5、双方同意,签订《劳务外包合同》。

  6、执行实施《劳务外包合同》条款,提供好服务。

二、

劳务外包有什么好处

  1、管理规范,提高用工安全。一方面,承包方负责托管人员的相关事务,并向其提供有关劳动方面的咨询,帮助维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承包方为企业提供相关政策的咨询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可以有效为企业规避用工风险。

  2、成本低廉,提高企业效益。通过外包,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办公费用,降低企业软硬件资源支出,免去企业管理者相关人事管理流程中大量机械重复性的工作,使管理者能投入到其它能使企业有效增值的管理活动中。

  3、服务全面,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承包方为托管人员办理一切人事代理手续,免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对企业的责任心增强,更具工作热情。

  4、降低用人风险。与劳务派遣相比,用工单位(发包方)不用承担连带责任

三、

劳务外包与劳务派遣有什么区别

  1、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

  2、劳务外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实体;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设立的法人实体。

  3、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这是两者最主要的区别。

  发包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由劳务外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进行劳动。

  4、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或者说,劳务外包下,发包方买的是“劳务”,而劳务派遣下,用工单位买的是“劳动力”。

  5、违法的后果不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务外包使用什么法律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劳务外包叫做劳务承揽,是企业为了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促进业务的快速成长的一张发展战略。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 [1]《劳务外包合同》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务外包是什么意思,劳务外包跟业务外包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的区别: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劳务外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设立的法人实体。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发包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用工单位确定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进行劳动。违法的后果不同。
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有什么区别
1. 劳动合同用工是中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 2. 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3. 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 4. 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 5. 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 6. 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有没有相关法律
您好,协商不成可委托律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如需帮助,请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