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

更新时间:2019-01-28 13:4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讨薪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除了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般时效期间为一年以外,针对劳动者讨薪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还给予了特别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

  “讨薪”仲裁时效的特别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除了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般时效期间为一年以外,针对劳动者“讨薪”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还给予了特别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也就是说,立法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一年”的仲裁时效不能完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如在建筑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拖欠工资问题比较突出;还有的是劳动者为了维持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对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不敢主张权利。如果一律都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不利于保护这些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对于拖欠劳动报酬而发生的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给予特别规定。只要劳动者没有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仲裁时效就不受一般仲裁时效“一年”的限制,劳动者可以随时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而不会因超过了一年的仲裁期限而丧失了追索劳动报酬的权利。当然,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那么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这一规定更加合理,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时不必担心要主张权利就可能丢掉工作,要保住工作就无法追索工资的困境。只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关系后一年之内随时都可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法定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在时效期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 如遇时效中断,重新计算时效期间。3. 如因不可抗力等未申请,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继续申请。 4. 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的时效性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仲裁时效期为一年。期间内可向仲裁委申请,超出则权利不受保护。若遇不可抗力等,时效中止,消除后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的报酬争议,终止后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期间的严谨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年。具体操作:1. 确认劳动关系争议,提供劳动合同等证据;2. 劳动报酬等争议,提供工资单、银行流水等;3. 工伤等争议,提供医疗证明、工伤认定等。确保及时申请,保护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需要提供产品是假冒的证明,直接找市场监督管理局或者消费者协会,要求赔偿,或者起诉解决
您好,请问是被拖欠了多少款项呢
这边建议你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张洁律师
张洁律师
1分钟前
建议把你想咨询的问题详细的说说目前的情况
我也要提问